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7356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探讨有效指导初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有效指导初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摘要:英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要搞好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大量阅读上下功夫。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课外阅读,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有效指导初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有效指导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
2、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英语课外阅读是以泛读为视角,在语言能力范围内接触“大量的材料”,加强对课文整体意义的理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学好课文的同时,适量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仅不会妨碍课内学习,相反,只会促进课内学习。因此,除了课内学习以外,学生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那么,我们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 一、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
3、为了获得信息”。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能带来快乐的活动,才会真正做到“乐读”,“为读所乐”。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由兴趣出发的主动行为。学生如果缺乏兴趣,教学则成为死亡之吻。在课堂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就是动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的英文读物,由浅入
4、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能克服阅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并形成习惯。 二、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英语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材料进行认真挑选,要结合课内阅读内容,并作为其延伸,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而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连接和扩展。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将课内所学的知识迁移到课
5、外阅读中,新颖且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去探究和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中学生阅读教材、专业报刊杂志或X络资源等,其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便吸收,生词量要控制在2%以内,选材要多样化,兼顾趣味性,要有意识的选取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篇幅要适中,精选那些内容丰富、读起来耐人寻味又易于设计深层理解的题目,选取语言地道、规范、流畅的文章,以便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扩展视野,提高领悟、评价和欣赏能力,增强整体理解的效果,同时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并强化其兴趣,这样他们才能肯读、乐读。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
6、如何读”不是很明确。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笔者结合课内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1)泛读。泛读的目的是把握文章大意,给读者提供一个语言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的途径。在泛读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要让学生用手或笔指着逐行阅读,也不要让他们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而要善于根据上下文去推断一个单词的大概意思,在通读完全文后,再通过请教老师或查字典来证实自己的判断。(2)精读。即逐字逐句地精研细读,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的阅读文章后面还有考查题目,一般是回答问题、判断正误和选择填空,这时,可指导
7、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精读与题目相关的内容。 学生只有在阅读训练中才能学到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的技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有用的信息,才能使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由于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