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50474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个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个案分析一、案例: 小琴(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学习拖延的情况给她带来了很多困扰。从初中开始,她就已经出现了学习拖延的情况,由于课业负担重,学习任务往往不能按时完成,逐步养成了拖延逃避的坏习惯。比如暑假作业、寒假作业总是等到要开学了才临时抱佛脚,甚至干脆就不做了,开学后直接抄袭其他同学。到了大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往往是有一定难度的,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但是这个时候,懒惰的心理又开始作祟,一再拖延,往往是万不得已了才开始着手做。例如,老师让她设计一份个案工作方案,快到截止期限了她才真
2、正着手准备……不管什么事,一遇到丁点大的困难,就停止不前。为此,小琴常常处于高焦虑的状态,虽然任务还没完成非常着急,但就是不想去做(最典型的就是对英语的学习),于是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能为力。由于她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即“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失败”。 二、案例分析 学习任务:设计一份个案工作方案 困难: 1.对于小琴目前的专业水平来说有一定难度 2.抵制不了娱乐活动的诱惑 对拖延合理化:她认为自己水平还不够,而且其他的同学也不一定在做,今天就算了吧。 再合理化:自己目前的
3、水平就算做出来一份,也是很不成熟的方案,再等一段日子吧。 形成拖延的行为倾向:每当想做一件事,就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比如想要开始备考六级了,但总是安慰自己明天再说,结果一拖再拖。 拖延行为内在的心理加工机制:一个人的拖延行为,是一个消极的知、情、意、行的拖延心理加工系统所致。 知:消极认知方式(只看到困难或诱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和长远的价值,对拖延的合理化)。 小琴总是为自己开脱: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这个太难了,我就想看电影、听歌、逛街,就是不想学习。 情:消极的情感体验(挫折感、无力感、畏难情绪、对挫折的麻木)。
4、 小琴常常处于高焦虑状态,而且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苦恼、自责、悔恨,但是无力改变,产生非常消极的情感体验。 意:消极的意志(缺乏抗拒诱惑的能力和坚定的信心,正确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心理品质)。 小琴一直觉得自己自制力比较差,意志也不坚定,抗拒不了诱惑,常常打开电脑是想学习的,但是总是忍不住逛各种X站;常常在寝室是想学习的,但总是忍不住打开电视机,这样就浪费了大把时间,而学习任务依旧尘封。 行:消极的行为倾向(形成拖延——放弃的行为倾向)。 时间长了之后,小琴就养成了拖延的坏毛病,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又拖延,又放弃形
5、成恶性循环。 三、应对策略 克服拖延心理需要策略,要同时在行为上和思想上与拖延说再见。 (一)治标 1.及时改变学习计划 学习与生活通常都有“旺淡时期”,有时忙得不可开交,有时闲得无所事事。如果长期感到心力交瘁,应重新编订学习计划,及早完成既定任务,腾出时间应付突发或艰巨的学习任务;如果仍旧感到力不从心的话,应考虑改变学习的方式。不过,如果觉得学习有满足感、成就感,就会任劳任怨而不觉得精疲力尽。 2.把一天要做的事记下来 把一天要做的事情记在记事本上的好处是能帮助你有条不紊地办事、上课、考试等,至于自由支
6、配的时间可处理一般事情。要谨记一点: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把做不完的事情一拖再拖,导致最后负债累累,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3.尽量抓紧时间 如果有大段空余时间,请不要呆坐在那里浪费掉,应抓紧时间。 4.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 首先翻查记事本,然后把桌上的次要物品、次要材料收拾整齐,只放与主要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随即集中精神去做既定安排的事情。查资料,写作业,认真检查,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任务完成。 5.将任务化整为零,分块处理 万事开头难,一旦踏出了第一步便不如想象中那样困难。其实凡事拖延的成因,除了我们有行
7、动滞后的特点外,无非是害怕失败或存有顾虑,导致不能做得完美。因此,消除恐惧的办法就是将任务化整为零,分块处理自会事半功倍。完成一部分就会信心大增,斗志也更旺盛。 6.不要为浪费时间找借口 如果你被一项任务牵绊住了,不要试图寻找各种开脱的借口,这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并且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助益。你要做的是,坦承发生了什么问题,并且说明困扰你的原因,然后认真分析,找出答案。下次再碰到类似问题时,你就能够迅速解决了。 7.卷入学习法 第一步,提醒自己:我很忙,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时间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因为这样
8、才能成功;第二步,立即拿起书和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一边作笔记一边思考,学习效果就出来了;第三步,培养克服拖延的信心。当拖延不见之后,要回顾并总结一下,让自己感受克服拖延并不是什么难事。 (二)治本 其实要改变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不合理的想法(信念)。笔者认为,下面这些可能才是真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