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30902
大小:6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以读为主-学文悟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读为主?学文悟道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第九册教材中的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才能实现美好理想。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本节课的设计,我紧扣“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
2、有的事情”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感悟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学习三个名人事例时,采取了扶放结合的方法,精讲李时珍的事例,让学生自学其他两个事例。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揭示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片断仿写。这样,使学生在学文悟理的同时学会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3.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
3、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以文化人。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收集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的事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聆听水滴,初悟“启示” 1.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了安徽广德的太极洞,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块状如卧兔的石头,而是那接连不断的水滴声。你听!(播放水滴声) 2.它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滴着,它滴穿了石头,也滴进了老师的心房,它一次又一次撞击着我们的心灵,给人
4、启迪。你从这滴答滴答的水滴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在水滴声中勾起了对课文的回顾,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些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巧妙地引出了本文的论点。】 3.课件出示: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4.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是个什么句子?这一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6.齐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好反问句。 二、品读名人,深悟“启示” 1.过渡
5、:说如果我们目标钻一,持之以恒,什么事情都能做成,你信吗?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举了哪几个人的例子? 2.根据回答板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3.我们来看第一个例子,出示句子: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4.李时珍的目标是什么?(可以从他所取得成就中找)还有别的目标吗?体会目标专一。 5.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时珍如何持之以恒的? (1)抓住“二十
6、几年”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谈感受。 (2)二十几年,由30多岁的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啊!人的一生能有多少这宝贵的二十几年!这二十几年他都做了些什么?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引导学生联系四年级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内容,再现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过程紧紧抓住“二十几年”这一个词,引导学生谈感受并再现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巧妙整合了学生所找出的关键词。】 6.指导朗读: 在这二十几年中,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啦,他放弃了吗?(女生读描
7、写李时珍的句子) 在这二十几年中,他遍访名医,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放弃了吗?(男生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 在这二十几年中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第九册教材中的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才能实现美好理想。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
8、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本节课的设计,我紧扣“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感悟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学习三个名人事例时,采取了扶放结合的方法,精讲李时珍的事例,让学生自学其他两个事例。在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