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表达”不放松

咬定“表达”不放松

ID:22129079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咬定“表达”不放松_第1页
咬定“表达”不放松_第2页
咬定“表达”不放松_第3页
咬定“表达”不放松_第4页
咬定“表达”不放松_第5页
资源描述:

《咬定“表达”不放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咬定“表达”不放松名家名篇,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浸染其中,关注表达形式,涵咏文本情味,感悟语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如苏教版第八册的第12课《荷花》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处重点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其中“冒”字用得非常准确传神。如何品味其奥妙,咀嚼之精髓,回归语文教学的源头呢?日前,在我校举行的沛县教育局教科所组织的“同课异构,有效教学”的语文课研讨活动中,朱老师执教的此片断,紧紧咬定“表达”不放松,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范例。  一、关注表达,拎出“冒”  师:多美

2、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这么美的荷花,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一下,这些词语和句子美在哪儿?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段,寻找美的词句。教师巡视。)  师:跟大家说说你体会最深的那个词语或者那句话,好吗?  生1:在“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中,我觉得“冒”这个词用得特别好。  生2:我也觉得“冒”字用得好。理由是……(学生一时语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

3、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朱老师引领学生自己去关注文字独特的表达方式、自己去体悟奇特的言语秘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权利,较好地体现了“生本”思想。在课堂上,朱老师直面语文教学的内容——言语,将学生的阅读视角智慧地牵引到“写”的层面上来,实现了由“阅读学习”向“学习阅读”的美丽转身。  二、触摸表达,辨析“冒”  师:如果把“冒”这个词换掉,你打算用哪个词?  生1:长。  师:怎样“长”?  生1:使劲地长。  师:为什么要使劲地长?  生1: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

4、圆盘,白荷花不使劲长出不来。  师:现在白荷花冒了出来,说明——  生1:生命力很强。  生2:探。  师:怎样“探”?  生2:悄悄地探。  生3:钻。  师:怎样“钻”?  生3:用力地钻。  生4:顶。  师:怎样“顶”?  生4:偷偷地顶。  师:好!这使劲地长,用力地钻,让我们读出了对荷花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这悄悄地探、偷偷地顶写出了荷花的生长令惊喜万分。现在,你就是小,你内心就是这样的感觉,看到这样的荷花,你会怎么读这段话?  (学生积极练读课文。)  语言的形式、语言的表现力,其独特性只有通

5、过比较辨析(删减、换词)、补充、朗读等方式才能体会其价值和意义。当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时,朱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采用换词的方式理解“冒”字,而学生回答“长、探、钻、顶”等词时,朱老师并没有满足而辅以追问怎样长、怎样探、怎样钻、怎样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深了学生对“冒”字的体验和感悟。继而,朱老师适时地小结,并引导学生移情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词语的意思,到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深刻含义,再到情感的体味,层层深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品悟语言的方法,又深入地走进了文本,通过咬文嚼字,学生情感与文章融

6、为了一体。从学生的交流汇报情况来看,这一策略是很“语文”的,这种触摸表达的方式也是很有效的。  三、运用表达,延伸“冒”  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呢?  生1: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生2: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3:晒太阳。  生4:开花、结果,向人们奉献“小莲蓬”。  生5:供游人欣赏,给大自然增添一份美。  ……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写一段话吗?  点击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  (学生自主写话。)  语文教学是学习者接近、

7、理解、感悟语言文字魅力的过程,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汲取语言的过程,是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情境的过程。教师要实现从语言理解为主向语言运用为主的转变,必须以语言习得为主线,把语言习得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正如本文的叶圣陶所言,“语文课,即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本里的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段的表达是篇章表达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是第二学段教学的重中之重。朱教师心中有较强的目标意识,他抓住该段“典

8、型的语言现象”(排比句式),创设情景(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鼓励、引导学生把自己所掌握的总分段落结构“图式”运用于表达练习,进行“重点段式”训练。  此外,朱老师还针对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说一段话有一定难度的情况,提前做好“预热”工作。朱教师先问学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继而引导学生想象并说出句子后,趁势切入,自然出示排比句式,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想象坡度。这种上挂下联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