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

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

ID:22114809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_第1页
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_第2页
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_第3页
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_第4页
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锡剧的发展与创新锡剧是流行于江南的地方戏曲,它最初发源于今常州、无锡一带,后来一批艺术家到上海来演出。解放初,江苏为了加强文化建设,动员在上海的锡剧艺术家回归南京、无锡、常州等地,并组建了相应的剧团,由于当时苏南行政公署设在无锡,因此遂将这一代表苏南地区的最大剧种(当时还有苏剧、丹阳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等)定名为锡剧。被人称誉为“太湖红梅”的锡剧,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区三个新兴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之首,公称为“锡老大”。因其产生与流行区域均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

2、各级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建国以来锡剧走过了一段令人注目称颂的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剧目,例如:《双推磨》、《庵堂相会》、《庵堂认母》、《珍珠塔》、《红楼夜审》、《红花曲》、《红色的种子》、《孟丽君》、《玉蜻蜓》、《寻儿记》、《三夫人》、《海岛女民兵》……也涌现出了:姚澄、王兰英、沈佩华、梅兰珍、杨企雯、王彬彬、王汉清、吴雅童、刘洪儒、倪同芳、吴小英、王建伟、俞介君、郑桦、徐澄宇、孙中、钱惠荣、许应、田夫等一大批颇有艺术成就和影响的艺术家。然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现代传媒手段呈现多元化,对中国的传统戏

3、曲剧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锡剧犹如在风急浪涌的太湖之中的一叶小舟在风雨中飘摇,有惊愕!有感叹!有焦虑!也有呼喊!首先,从城市剧场退至农村广场。从农村广场撰地演出而发展起来的锡剧,从剧场退至广场,从城市退至农村是倒退称还是回归?该叫好还是痛惜?这个倒退或叫回归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着剧团与剧场分配关系问题、剧团与剧场管理体制是否合理问题……但城市的锡剧观众在流失或者叫消失确实是个不争的事实。仅拿江苏省锡剧团为例,如果不是参加什么会(调)演或者什么纪念演出,在南京这么个大都市几乎看不到他们的演出踪影。而听到的是到什么县的庙会,什么节场的演

4、出,说白了就是到农村的广场演出。城市的锡剧观众流失和老化是剧团演出从城市退至农村的一个根本原因。这当然和剧团演出形式陈旧老套、单调,演出技艺水准不高是密不可分的。与城市观众,特别是与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欣赏习惯改变的矛盾有着直接关联。其次,演出攻关和推票制度成为剧团演职人员的第二职业。在常州、无锡、苏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剧团靠正常的剧场售票来维持演出已根本不可能。这样演出推票攻关成为了演职员的第二职业。他们既有动力和喜悦,也存在压力和无奈。说动力:就是推销出去一张票,可获得票值的40%-50%,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故而演职员们调动一切正常与不

5、正常的社会关系,绞尽脑汁去推销戏票而得到的可观回报便是喜悦。据笔者在几个县剧团调查了解到,能靠推销戏票赢利者人数不多,大多数人只是望票兴叹。说压力:一些剧团领导为保证剧团的正常收入,将演职员每月工资的差额部分让演职员联系包场和推销戏票收入来自行解决。其中推票之戏外戏异常精彩,不去深入了解是很难想象。亦给个别有钱有势之人有机可乘。一些不正常甚至不正当的各种交易随之而生,影响了这支队伍的团结也影响了这支队伍的稳定。若长此下去,演职员们能有多少精力去花在专业训练及素质的提高上。再次,外来和尚好念经,剧种主体意识在逐步消改革开放以来,名目繁多的各类会(

6、调)演与评奖活动每年多次举行,参与意识和获奖意识在剧团中异常强化。主管领导利用会演获奖来搞自己的政绩工程也是一件不争的事实。故而为一出会演剧目的经费投入,一般是地方财政对剧团全年拨款的一倍或多倍。为获奖各种攻关手段屡屡翻新。戏外之戏精彩,圈内人士一片叹息与无奈。太湖梅花,何日重绽放?我认为,当前谈锡剧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剧目的创新。正如在上海社科院党委宣传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SMG综艺部、江苏省锡剧团联合主办的“锡剧艺术与吴文化传承研讨会”会上提到的,现在戏曲界的剧目,许多题材实在太老,都是前辈演过的,后人想超越很难。这

7、讲得非常对,现在戏曲演员并不知道观众要看什么戏,而是凭自己喜好,或看人家演了什么,便自己也想演,根本不顾及市场需求和剧种特色,演一个废一个,保留下来成为经典的极少。所以当前创作的剧目,一定要符合时代、观众的需求,即使是古装剧,也要找到与当代观众能沟通的内在思想精神,这方面,只有尚长荣等少数艺术家做得比较好。另一方面,我认为谈锡剧的传承,应从更宽的视野、更广的高度,即在大长三角经济区域的大背景下,促进吴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的融汇、发展,建设一种大长三角地域新的区域文化。目前,由于经济为纽带而形成的语言的急剧交融,从而为戏剧文化的融汇发展准备了前

8、提条件,因而,能否提出在现存的四个滩簧戏剧种锡剧、沪剧、甬剧、姚剧之间“打通”,逐渐融汇发展成一个大剧种?第一步,可以几个剧种演员在同一剧目中合演,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