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

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

ID:22097176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_第1页
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_第2页
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_第3页
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_第4页
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思考【摘要】本文从体育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出发,结合我国体育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对体育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思索,对以体为本和体育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G717【】A【】1674-4810(2012)04-0018-02    我国目前独立设置的体育高职院校有12所,均为服务于竞技体育的中职学校升格而来。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我国体育高职学校的在校生规模平均只有1000人左右,形成了从普通小学、中学和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以及运动员终身教育的多层次、多

2、形式、多类型的办学格局,而且多数学校还要承担繁重的比赛任务。虽然近年来体育高职院校坚持以体为本、体教结合,认真落实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与其他行业的高职教育院校相比,在办学理念上缺乏深层次思考。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教育举办方和教育主体在办学和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

3、要求。体育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可作如下界定:它是指对体育高职教育办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办学思想,应包括体育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的发展方向、目标。  一体育高职院校自我定位的理念思索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巩固业余训练,扩大后备人才队伍的重要基础……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体育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运动员,面向体育特长生……各地要疏通体育运动学校与高等体育职业(

4、技术)院校之间的生源输送渠道,适度扩大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职业(技术)院校的规模和数量,有条件的省区市体育部门可根据当地社会发展需要创办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各类体育职业院校既是向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的主渠道,又是各类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输送基地”。这为体育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等方面规定了基本理念。  1.办学类型定位  高等院校办学类型定位即是确认自己的“身份”,明确其社会地位和在社会上受尊重的程度。我国创办体育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和根本目的主要是以体为本,解决运动员的升学和就业问题,为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创造

5、更多、更有利的条件。  2.办学特色定位  创出办学特色,有利于体育高职院校树立独特而良好的公众形象,取得“人无我有”、“舍我其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利于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自己的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体育高职院校要加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以多种方式融入社会,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把社会关注与学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多途径办学的模式。体育高职院校的生源特色是拥有体育特长;面向特色是为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服务。因此,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应具有这方面的明显特征。  3.办学指导思想  体育高职院校应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

6、》和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因校因地制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技术,提高优秀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国家输送更多高水平的体育竞技精英;以市场为导向,以体育产业和服务为依托,为地方乃至国家的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体育文化建设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4.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体育高职院校应围绕地方乃至全国体育文化建设,以竞技体育为基础突破口,积极探索“院校化”培养优秀体育竞技人才的模式和机制;遵循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规律,改革和创新“训练课程化”的教学和

7、训练方式;结合地方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兼顾普及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体育服务人才。  二以体为本的思索  1.以体为本内涵的思索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体育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运动员,面向体育特长生,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体育技能教育需求为目标,坚持以体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围绕体育事业发展需要,以提高运动员和各类体育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职业技能水平为目标,同时兼顾为各类体育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从这里可以看出以体为本的内涵有以下两点: 

8、 (1)体育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运动员、体育特长生和有体育技能教育需求的人民群众。  (2)体育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运动员和各类体育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为各类体育从业人员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