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95936
大小:7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7
《宋代民间信仰中庙貌问题的初步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代民间信仰中庙貌问题的初步考察:“庙貌”,在传统文献中通常指祠庙与神像,是民间神灵信仰的重要载体。随着神灵人格化趋势的加剧,宋代出现民间诸神大兴庙貌的局面。宋代的神灵庙貌有很高的艺术性,无论从祠宇的建筑格局,还是神像的风格,都带有强烈的世俗性,开启了明清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先河。但庙宇作为宗教场所,普通信众、修建者更关注的乃是神明的灵应,他们既赞成祠庙、塑像的精巧辉煌,更坚信庙貌与神明的灵应紧密相关,通常将庙貌的灵应性置于艺术性之上。庙貌的灵应取向使得其形式往往偏离正统的道德、审美标准,引起官员、士人,尤其是
2、理学人士的不断指责,力图对民间信仰中庙貌“不正”的现象加以整肃。民间信众与官员、士人的角力与妥协,使得宋代民间神明的庙貌始终徘徊于艺术、灵应与正统之间,以求获得三者的平衡。 关键词:庙貌;艺术性;灵应;正统性 :K244:A:1003-854X(2012)08-0104-08 一、前言 按照宗教学原理,作为超自然力的神灵,既可以是存在于信众心中的一个观念,也可以具象化、固态化为俗世的事相,可以是一块石头、一幅画,也可以是体量更为庞大、复杂的神像、庙宇,即文献中经常提到的神灵之“庙貌”。人们心中、现实
3、世界中神灵形象的不断变化。从抽象到具象、具体,反映民间诸神不断走向人格化的总趋势。据学者的研究。先秦时期,一些神灵已出现人格化的萌芽,古史传说中的有些英雄人物被奉祀为土地神,如句龙、相土、大禹、修车等,但大部分自然神尚未人格化。汉晋之际,随着道教兴起、佛教东传,民间神灵的人格化也有加速之势,甚至最传统的土地神也出现了祠宇、神像。 不过,直到唐宋时期,才出现人格神普遍化、庙貌大兴的局面。例如,贾二强在对唐代神灵的研究中,就发现华山神与现实中的人一样有诸多需求,包括一些不良习气。而宋代的土地神种类、数量大增,
4、不仅有和行政区划平行的各级土地神,屋宅、里坊、官衙、寺庙、城池、山川,几乎有土斯有神。《夷坚志》有一则故事很能反映土地神在城乡之普遍性:郡之景山寺,唐觉闻禅师道场也。绍兴壬午,妙心挂锡书记察,欲南游,梦二伟丈夫着古衣冠,排闼入谒,执礼甚恭,曰:“昔日闻禅师至此,某辈七十二村土地听说法,忍虔受大戒,永断荤酒,以护正法……” 土地神以“伟丈夫着古衣冠”的形象出现,且各村皆有。而民间神灵的人格化现象也为宋代的士大夫所关注,批评意见不少。南宋宝庆年间,潘忠恕任邵阳县通判,次年大旱,按照当地的“故事”派人祈祷于四山
5、,即所谓文仙真人、李震真人、申天师和龙山之神,获雨后庙祝请求撰写记文,并提供相当的灵应事迹供他参考。潘氏批评宋代大量天地山川之神人格化的现象,他认为人鬼设像,绘画还可以理解。是“象其生”,然而:龙蛇异类,乃冕服之,天地山川,乃宫室之,此殊理哉!夫山川之出云雨者,气也。有气,则蓄洩口山大泽实生龙蛇,盖物之依其气以为灵,非异类之能灵也。余观世之能御大灾,捍大难者,有功于民,有道德于学者,死能血食,皆具姓名状。而岳渎神灵山林川泽之响。遂为其形以命之,遐蒸诡谲,詑其□□立为名字,为之庙宇于一方。学士大夫读圣贤书,亦
6、眩于成俗,从而实其说者,余每哀之。谓龙山之神,其事肇见于本朝皇祜间,今已二百年,仅从俗,未尝有为之立名字者也。余方以之为宜,而庙额之赐□□尚疑其无以记乎。 原文有所残阙,但基本意思还是明白的。潘氏认为龙蛇、天地山川的祭祀或有其道理所在,他反对的是给自然神祗、天地山川神祗塑像,起立姓名,修建庙宇。文中所说的“庙额之赐”即宋代对民间信仰推行的封号、赐额制度,该制度使得原本地方性的祠神成为朝廷在神灵世界设官分职的一个成员,加快了已经出现的祠神人格化的趋势。宋代不仅大量山川、自然神由那些与现实有密切关联的人死后充
7、任,甚至一些人物神也是如此,这使得人鬼关系更为复杂,也更为亲近。宋代许多自然神都由历史或现实人物充任,且有任期,与现实官僚制度类似,土地、城隍、山川等自然神都可能由人鬼充任,甚至佛教中的神也由人鬼充当,如所谓的更生佛,而且不仅上层社会有身份地位者可以担任神职,普通人也可以。有时甚至一些比较固定的人物神也可能由当时死去的人担任,如广德祠山张王信仰相传其信仰对象为汉代的张渤,但宋代居然出现了时人孙梦观死后做祠山神的故事。:“庙貌”,在传统文献中通常指祠庙与神像,是民间神灵信仰的重要载体。随着神灵人格化趋势的加剧
8、,宋代出现民间诸神大兴庙貌的局面。宋代的神灵庙貌有很高的艺术性,无论从祠宇的建筑格局,还是神像的风格,都带有强烈的世俗性,开启了明清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先河。但庙宇作为宗教场所,普通信众、修建者更关注的乃是神明的灵应,他们既赞成祠庙、塑像的精巧辉煌,更坚信庙貌与神明的灵应紧密相关,通常将庙貌的灵应性置于艺术性之上。庙貌的灵应取向使得其形式往往偏离正统的道德、审美标准,引起官员、士人,尤其是理学人士的不断指责,力图对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