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86950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如何针对学生思维特点进行语感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针对学生思维特点进行语感教学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以直觉思维为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经验,习惯于直觉体悟,擅长思辨,基于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认知,靠洞察力、潜意识,甚至是第六感官进行思维,无需求证,靠直觉的指引,直指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并善于归纳和总结。而语感,顾名思义,语,即语言;感,即感知。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认为:“语言的感知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接触语言的一刹那,瞬间产生顿悟,并深刻感知语言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事实上,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最大可能地提升学
2、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这种敏锐程度。 一、针对学生对语言感知的思维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1.直觉性 语言仅是一种符号,学生对以往的各种知识或经验总是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存在大脑之中。在进行交流时,大脑中的表象材料和各种概念受到激活与唤醒,经验和认知会在一瞬间被激发,不用考证,靠直觉就会归纳总结出问题的中心。在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需做过多的解释说明,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点拨或提示,丰富表象或概念内存,不断加强学生的直觉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系统化,丰富化。那样学生在教师反复的训练实践中,感性认知不断被激活、唤醒,最后对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地形成较强的
3、直观体验,感知进而水到渠成。 2.悟性 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多义性、表达的隐喻性、意义的增生性等特点。尽管如此,作为中国人天生就具有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参透力。因为中国人注重体验,擅长思辨,思维方式又是归纳型的,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见微知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架构起学生内存于大脑中的表象储存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深入去体会。 如教《丰碑》中的一段教学:“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师:请同学们想想,将军为什么“愣住
4、了”? 生1: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人冻死了,他心里感到很吃惊。 生2:将军认为军需处长应该给每位战士发了棉衣,怎么会有战士冻死了呢? 生3:因为情况突然发生,将军显得有点失神。 …… 师:此时,将军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呢?(边自读第八自然段边体会) 这是课文中对将军第一次神态变化的描写,教师没有进行说教,而是让学生借助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深化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从理解课文的语言上升为记忆语言,积累语言等,同时,语感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3.非线性、非结构及意象 非线性思维,崇尚含蓄婉致,以曲为美;非结构性
5、思维即思考的开放性,强调“一分为三”。思考问题时,往往不是基于写实的具象,而更多地依靠参悟的意象。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告诉我们,理解和运用文字时不能只靠机械的记忆和文字的表面意思,更要懂得从更广阔的环境和所蕴含的寓意中去参悟、想象,那样才可以真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可以这样说,学生天生就具有很强的联想、感悟、开放的思维,教师要做的就是善于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当时的思维情态,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等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并学会运用。 二、针对学生对语言感知的思维特点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 没有人可以在听说读写之外能获得
6、语感,形成语感,所以,就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意识。 1.关注语言的音、形、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音、形、义,利用学生对语言感知的思维特点,引领学生揣摩、品味,感受语言的音韵之美、形体之美和意蕴之美。例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当学到小扬科痴迷在大自然的声音中而忘记了妈妈让他摘野果子的句子时:“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我用一种近似音乐的唱腔读出:“噢咦!噢咦!”时,我发现学生的表情很惊喜,他们偷偷地笑着,陶醉在了语言的音乐美中。看到他们这样兴趣高涨,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找到文中表示声音的词,然后依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
7、一起体会怎样读好这些能透射出音乐美感的声音词。当青蛙粗犷的“呱呱”声,啄木鸟清脆的“笃笃”声,甲虫低微的“嗡嗡”声,风吹木杈轻柔的“呜呜”声等响彻课堂时,每个学生都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音乐的美中了。中国的语言就是美,引领学生感受这些象声词,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想象,使人如见其形,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人如临其境。这种语言所带来的音乐美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学生语感的提升显而易见。 2.关注语言的独特风格 每位运用语言的风格各具特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的遣词造句,领悟语言外的思想和情感,这样不仅能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为形成语
8、感打好基础。例如,《草原》中的“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这次”这个词语后面用了一个看似不起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