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85818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积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积极性摘要:生活与哲学常识这一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具有概念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等特点,学生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因而教师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 哲学是一座充满着神奇和智慧的殿堂。千百年来人们崇尚哲学,热爱哲学,孜孜以求地追寻着智慧和真理。然而,生活与哲学常识这一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具有概念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等特点。如果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不生动,满堂灌,学生往往就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2、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积极性这一问题。 一、做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师。 一名好教师首先应当学识渊博,教学精湛,永远都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社会的人文的科学的新鲜知识,为自己“充电”,改变老化的知识结构。教师知识渊博、文理相通、多才多艺,是为学生树立一座无言的丰碑。一名教师对学生具有人格的魅力,就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追求生活的真谛,探讨人生的健康之路,教育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这一点,在哲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将幽默巧妙地运用于哲学课教学中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3、。 1.幽默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哲学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在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手法比单纯运用枯燥的语言更能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刻抽象的哲理,幽默教学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如在讲教条主义的荒谬时,我讲了《韩非子》中的一个幽默故事:郑县有个姓郑的人,他的一条裤子破了,要他的妻子再做一条。妻子问:“裤子做成什么样子?”姓郑的人答:“像我原来的那条一样。”他的妻子做好了新裤子以后,就照原来的那条破裤子,凡是有破损的地方,都照样剪破,使它和原来的裤子一样。学生听完后,一阵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说:“在生活中哪有这么蠢的人!”我见时机已成熟,因势利导,进行
4、分析:“像那样做裤子的人的确少见,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那种持僵化的观点,只知道照搬照抄,按本本办事的人就是类似做裤子的人,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认识到了什么是教条主义极其荒唐之处。 2.幽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哲学教学中借助风趣的语言、诙谐歌谣、逗人的比喻、笑话、幽默故事等,表达深刻的哲理,可以起到激发兴趣、调节气氛、减少疲劳、和谐关系的作用。如我在讲“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时,发觉课堂气氛有点死气沉沉,于是讲了一个名为“拿得起,放得下”的故事:一天,一个老和尚携一个小和尚云游四海,途中遇一条河,看见一女子正欲过河,却又不敢过,老
5、和尚便主动背女子趟过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傅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小和尚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傅,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这则故事说明,遇到事情要心胸宽广,思想开朗,才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学生们明白这个道理后,相互对视,会意而笑。沉闷的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又有了兴趣,学习哲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重新调动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展开思维。 3.幽默具有启发性,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发学生思考、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幽默语言含而
6、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对知识的领悟,激活思维,激发求知欲。幽默的事例,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个过程,教师主要是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学生是主体,起着交流和合作的作用。 三、运用社会生活中流传的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中的哲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哲学思维。比如,在讲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时,我举了乌鸦洗澡的故事。一天,一只乌鸦飞来栖在河边一棵树上,忽然看见一群白鹅在洗澡。心想,怪不得白鹅的羽毛这么洁白,我若天天学它的样子,在水中洗澡,也必定会变成
7、雪白。于是,下决心每日来河边洗澡。日子一月两月一年两年地过去,可是乌鸦还是乌鸦,绝不会也不能因为它的勤洗,就此变成白鹅。乌鸦认为天天在水中洗澡,羽毛定会变成雪白,这否定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个事例还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像乌鸦学洗澡那样不顾自己的特点,盲目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 四、巧用诗词、名言、成语来帮助学生学习哲学原理。 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蕴含了这样的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