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79343
大小:6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7
《全球化语境下的资本主义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球化语境下的资本主义批判文章阐释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认为伊格尔顿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对当今反马克思主义的十大典型观点,进行了一场生动而具有针对性的辩驳。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马克思主义是否终结,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乌托邦之梦三个问题,以严密的逻辑和充实的论据,对质疑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正确性等观点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一、反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观点和手段从时代背景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适用性提
2、出质疑。这类质疑的代表观点为,我们的世界已取得极大进步,阶级分化淡化,社会流动增强,马克思在过去的世界可能有用,现今已无用武之地;或直接将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称阶级的讨论在当今世界已毫无意义;还有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对政治激进主义的贡献已经微乎其微了。从马克思主义内容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这类质疑通常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乌托邦之梦,忽略了人的险恶天性—任何社会变革都不能改变的事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是荒诞不切实际的。从马克思主义内容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内容本身的
3、正确性提出质疑。例如,马克思主义一旦付诸实践会导致国家机器权力过大,引发独裁、暴政、体制僵化、物质短缺,对百姓有害无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不过是世俗版的天命论,规定了历史发展轨迹,是一种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冒犯;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归结于经济因素,忽略了多元因素,是一种狭隘的单一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泯灭可贵的人性、否认精神、道德和宗教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倡导暴力革命,和民主相悖,造成人民群众的惨烈牺牲;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未来将会彻底消除个人自由,导致独裁集权。笔者认为,当今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主要体现为四大手
4、段。第一个手段是“咬文嚼字”,即注重对马克思的话进行表面的语义判断,进而否认其正确性。例如“人类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显然这句话的涵义为阶级斗争一方面塑造了许多事件、机构和思想形式,并在风云跌宕的历史变迁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决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重大事件、重大变革中发挥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而反马克思主义者却将其理解人类生活中的全部事情都是阶级斗争。显然,稍有理性的人都不会真的做出如此论断,可见是刻意为之。第二个手段是“混淆概念”,即将马克思主义的高频词语和其他异义专有名词混为一谈。最
5、典型的例子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想”等同于“乌托邦”。众所周知,“乌托邦”来自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尽管同为“社会主义”,但一个空想,一个科学,根本不能和马克思主义混为一谈。第三个手段是“经验之谈”,即将历史经验跟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等同。例如将前苏联最终的解体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这样“基于实践”的论断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建设实践的严重脱节。马克思曾不止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必须在一定经济条件之上建立才可能成功,而百年前百姓饱受压迫、经济基础落后的苏维埃,显然不是马克思
6、主义理想的实验田。是前苏联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存在错误性。第四个手段是“重塑观点”,即把别人的言论说成是马克思的观点,或“空穴来风”。比如马克思从未否认精神的力量,对意识的能动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但却被反马克思主义者说成只重视物质力量的物质主义者。又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理想的未来描绘成强大的国家压制和人身自由的丧失,而事实上,马克思本人反对死板的教条、军事恐怖、政治压迫和独断专行的国家权力。二、特里·伊格尔顿的反驳针对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手段,伊格尔顿在书中一一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主
7、要采取了马克思有关阶级、共产主义、国家、精神、道德、经济、革命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激进主义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内容出发,攻破反马克思主义的壁垒,为马克思主义正名。笔者对伊格尔顿的申辩方法也做了如下归纳:第一种方法是“反攻资本主义”,即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揭露,间接证明与其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种方法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攻击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软肋,直接指出西方在近几十年间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信心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否认其本身的正确性,而是对资本主义普遍的政治无力感,即资本主义顽固统
8、治带来的逃避和妥协;第二个方面是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面,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刻意淡化当代阶级问题,实际上却将阶级矛盾愈演愈烈。第二种方法是“引述马克思主义”,即大量引述马克思在原著中的原话,对反马克思主义做出最直接而有力的反驳。例如在论述马克思强调精神作用时引述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话:“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用最具说服力的方式证明了阶级社会中的文化、法律和政治都与社会中各阶级的利益紧密相关。第三种方法是“运用逻辑和理论武器”,即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