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ID:22078077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_第1页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_第2页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_第3页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_第4页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参与与合作。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各版本的教科书中地理“活动”的内容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类型更多样,位置更灵活,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为例,提出了五种地理活动的教学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在地理活动的教学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新教材地理活动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科书走向了多元化,在各版本教科书中地理“活动”的内容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活动类型更多样,位置更为灵活。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之前的高中地理必修“活动”均位于每篇课文后,共52个,而新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有“活动”95个,还有55篇“读图思考”,并在每个单元后面设计了一篇“问题探究”。就活动的位置而言,新教材中的活动有的位于课文结尾,有的位于课文开始不久,有的位于案例后,有的位于知识衔接承转处……活动类型有图片分析、案例分析、实验探究、操作演示、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等等。这些地理活动紧

3、扣地理课程标准,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关注学生地理思维的训练,注重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强调合作与参与,充分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合理利用这些地理活动教材,有助于实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一、地理活动的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是结合每课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而成,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活动内容,精心安排,将地理活动有效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活动”在地理教学中整合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技能,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作用。1.以“活动”为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问题是对未知事物或现象的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是

4、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活动本身就是问题,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伊始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刨根究底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与鲁教版不同,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均未设置在课文的开头,但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有的活动适当调整,把它作为该课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地理必修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中就可将P70的活动适当调整,提到课文开头作为导入:“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读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图片,根据该石柱上的痕迹,你能解释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变

5、化吗?”那不勒斯海湾石柱上斑驳的海洋生物孔洞和它们现在海面以上的位置这一矛盾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最后让学生分析解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活动”为小结,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新知。在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活动材料中,有相当多部分是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而设计的,它们往往设置在每个知识点结束后,这些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难度并不高,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是能当场完成的。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中的P42的活动:“下面是《水浒传》‘呼延灼月夜赚关胜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请阅

6、读后回答问题:1.上面描写反映的是冷锋还是暖锋?紧接着第2、3、4问,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前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时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后的天气?除了描写天气外,此锋过境后还会出现什么天气?5.根据描写判断,此锋移动速度是快还是慢?为什么?”此类活动还有很多,它们的设计紧扣课标,层层深入,可以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堂的提问,教师可以安排在适宜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新学习的地理知识。3.以“活动”为范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新教材中,许多地理活动以案例的形式穿插在每课的教学内容中,这些地理活动与教材密切相关,并配以翔实的事

7、实材料,能明确有效地理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及原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地理活动来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现代工业区”这节中,在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发展问题和整治措施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案例3“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素材和案例后的活动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来概括传统工业区布局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和整治经验来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改造献计献策。活动过程可分组讨论、汇总小结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时间。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活动内容,学生运用所学地理

8、知识和技能分析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可锻炼阅读、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在与同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