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67907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之我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总结,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几乎是一
2、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部分家长是文盲,不懂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
3、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他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
4、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选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
5、、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
6、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懂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
7、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几种为主: (1)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去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
8、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