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

ID:22042051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_第1页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_第2页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_第3页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_第4页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家园意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存在着源远流长的家园意识。所谓家园意识,就是人类对于故土的一种持久而执著的依恋情感,它能把漂泊异乡的游子与远隔千山万水故乡联系起来。当代文学应当将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中那种源远流长的家园意识续接下来,传承下去,为在精神上“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寻找到一方灵魂的栖居之所。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家园意识;灵魂栖居之所    一    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类历史上,只要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地区人类的先民走出了茂密的原始大森林,组建成了社会,拥有了相对固定的居所,谋生的方式也跟自己所居住的土

2、地发生了关系,并且对其所住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乃至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就必然产生家园意识。正如常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人类的一代代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对故土的热爱与依恋所形成的家园意识也会凝聚下来,传承下去,成为人类灵海深处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  所谓家园意识,就是人类对于故土的一种持久而执著的依恋情感,它能把漂泊异乡的游子与远隔千山万水的故乡联系起来。家园意识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故土是每一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这片土地留下了自己的童年记忆,而童年时代不但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也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时代,

3、童年记忆往往是最美好,最温馨,最梦萦魂牵,最难以忘怀的。何况游子们虽然浪迹天涯,但父母以及亲人们或许依然生活在故乡,祖先的坟墓也在这里。除了个别心如铁石的顽劣之徒,谁会对曾经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没有深厚感情呢?正如《诗经·蓼莪》所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养育之恩固然是令我们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故土不也是如此吗?作为一种有感情的动物,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低,人类对于故土的依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它没有种族、民族、阶级、地域之分,就如汉末王粲的《登楼赋》所云:“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异心。”所

4、怀之土当然是故土,可以说故土就是人类的精神母体,离弃了故土也就离弃了自己的家园,必然由此产生异乡飘零之感。而与生俱来的怀乡意识使得人类总是将故土诗意化,温馨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国来说,人们的家园意识自古以来就极其强烈,而这又反映在中国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中,于是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源远流长的家园意识。    二    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与为了追逐水草而四处迁徙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不同,生活于农业文明环境中的人们的特点是依靠耕种而生,其生活方式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

5、》)。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跟土地的联系更为紧密,依赖耕种土地所获得的粮食为生,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存根基。这种生活方式的也决定了一户人家无论多么贫穷,总是在所居住的土地上拥有自己的住所,哪怕这住所不过是两三间低矮的茅草房乃至一个破旧的窑洞而已。千百年来,农业文明的中国一直以其舒缓、平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而著称,生活于这种文明中的普通民众的特点就是热爱家乡,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原因很简单,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啊!  但这种安土重迁的生存状况并不是绝对的,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在其一生中可能会自愿或被迫离开故乡。固然,不同

6、人离开故乡的原因并不一致,比如戍边、服役、游宦、经商,等等。另外,在天灾人祸或在失去土地无法在故乡继续生存时,很多人也被迫拖家带口,谋生他方。无论在他乡的生活是贵是贱,是贫是富,是苦是乐,是得意还是失意,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情不自禁地思念故乡,于是怀乡病就定期不定期地发作了,家园意识也就油然而生了。进入文明时代后中华民族曾长久地停留于农业文明阶段,但背井离乡的状况也并不罕见,所以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产生了家园意识。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家园意识就已经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如《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

7、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明代学者贺贻孙评论此诗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但此诗最脍炙人口的原因还是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一句勾勒出了一幅古代农村常见的美丽的牛羊晚归图。我们知道,对于几乎一切飞禽走兽而言黄昏都是归家的时刻,人在黄昏时往往也归思最浓。所以这幅图画是那么的让人心醉神往,又那么让人怅然伤怀,似乎在召唤着在远方服役的君子回归温馨的家园。又如《诗经?采薇》:“昔

8、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对于常年远戍边关的将士来说,思归之心是如此急切,如此忧伤。而诗中关于往日离家远征时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