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2486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新课改中师生互动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中“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对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说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课堂”为“学堂”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于是,“师生互动”成为课改中的一个高频名词。但是,要想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就必须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师生互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那么,目前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呢
2、?又怎样加以解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六大误区,须从六个方面加以解决。 误区之一:随意性。指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内容、目的、时机、过程没有认真设计。目前较为流行的以边讲边问取代“满堂灌”,高密度提问题成为互动的重要方式。教师缺乏对互动中学习问题的预先准备,对谈话所需时间、学生顺利回答需要创造哪些条件等都没有做好准备,导致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出现刚提出的问题马上叫学生答,或无奈之下,只好由教师自问自答,教师在互动中充当不合适的角色,致使师生互动不能深入。 误区之二:表面性。师生互动没有统一模式,再加上年长的教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
3、传统教学方式,年轻的教师对课堂中师生互动不知所措,致使“师生互动”只在公开课、优质课中被当成作秀的工具,只求形式,不讲实效。诸如,课堂除齐答部分外,其余均由“优等生”来回答和板演,表面上师生互动热闹非凡,其实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这既滋长了“优等生”的骄气,更挫伤了多数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误区之三:单调性。主要表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互动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或局限于课堂及师生言谈与行为上的交往,形式呆板单调,枯燥无味,不顾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总是采取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加以实施。 误区之四:盲目性。指的是,教师在课
4、堂教学中不分教学内容,不管教学方式,不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实际情况,组织师生互动一刀切、一把尺子,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在活动中缺乏层次性和循序渐进,不适合教育教学规律,导致工作陷入盲目性。 误区之五:单一性。师生互动是应多样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轻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师生互动单一。 误区之六:极端性。首先,指部分教师对师生互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认识上的偏激性;其次,每节课都搞师生互动,盲目地用师生互动来代替如班级教学、个人学习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走出上述误区的相应对策有:
5、 一、计划性对策。师生互动是一种活动,像其他工作一样,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教学本身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都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因此,教师要对教材有钻研,对学生有了解,备课中要设计规划师生互动内容、时间、过程等。要有目的、有目标地为学生营造交往的平台,还必须做好活动时的应急“预案”,也就是尽可能地多想几种“可能”。课堂中真正能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让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 二、实效性对策。新课程理念指出,
6、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就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本质。再说,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发展,不同的人在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能停留在形式上,更不能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应是教师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师生互动并不是形式上的一问一答,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调整教学,不能拘泥于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教条地执行,教师的教学应随着学生的学而变化,学生的学随着教师的教不断地深化与发展,从而真正地实现互动。 三、多
7、元性对策。多元性是指师生互动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或停留在师生的言语与行为的交往上,要把师生交往延伸到课外,扩大到心理和情感(包括成功地管理课堂)等方面的交往。例如,以作业为媒体的交流是现在唯一实现了的日常化的师生交流途径,教师从中获得的信息可能更个性化、更真实,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在以学生的日常作业为突破口,改进作业内容和作业批改方式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其他交流方式,并促使其日常化。 四、针对性对策。要避免师生互动盲目的误区,就要加强针对性的研究。新课改倡导师生互动,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师生互动,每节
8、课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则采用谈话法或讨论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要考虑教材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和学生智慧发展程度,妥善安排好序列,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双向性对策。师生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