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1]

农业推广学[1]

ID:22008728

大小:264.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8-10-26

农业推广学[1]_第1页
农业推广学[1]_第2页
农业推广学[1]_第3页
农业推广学[1]_第4页
农业推广学[1]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推广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宗旨:“除文盲,做新民”核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铲除四大劣根:愚、贫、弱、私提高四力: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造就一代“新民”平民教育思想——“四大教育”结合“三大方式”培养“四力”“新民”农业推广活动时伴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产生和演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农业推广的内涵也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农业推广的概念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狭义农业推广).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包括教育农民、

2、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广义的农业推广).以咨询和沟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推广的概念1.狭义农业推广是一种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即把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用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让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我国长期以来沿用农业技术推广概念。特点:以“技术指导”为特征的产中培训2.广义农业推广是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农业推广概念,它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市场成为主导因素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的产物。它不单

3、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包括: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农家妇女的家政指导农村青年4H教育(Hands,Head,Health,Heart)1962年,世界第10届农业推广会议的解释:通过教育过程,帮助农民改善农场经营模式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收入,提高乡村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农业推广学》解释为:农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特点:以教育为主要特征,

4、通过咨培训等手段启发、教育农民,以达到农民的自觉行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3.现代农业推广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农业推广》对现代农业推广的概念:“推广工作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或信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特点:以“咨询和沟通”为主要特征是运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引导和帮助农民自愿

5、作出科学决策,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服务对象:是人不是物,农民—农户—农民组织。服务范围: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综合指导。内容:物化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器、新设备等;非物化技术:新的栽培饲养方法、新工艺、新设计、新信息、新观念、新思想、新的操作方法等;特征: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体,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从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实际工作经验在其早期发展历史上占有主要成分,在后期的发展历程中,其他社会学

6、科渗透又有重要贡献。尤其是20世纪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农业推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其工作内容来讲,主要是农业信息、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应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从其工作过程及形式来看,是研究如何采用干预、试验、示范、教育、沟通等手段来诱发农民自愿改变其行为。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农业推广学是一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怎么推——推广的方式方法采用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个别指导法。但具体应用时要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户

7、、不同推广阶段,正确选择不同的推广方法,选择最有效的推广方法,旨在提高推广效率。推给谁——研究农民心理和行为规律(需求层次)。了解农民的迫切实际需要、需求层次、潜在需求,通过诱导策略变潜在需求为有效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研究农民群体心理,如何打破心理定势,农民科技接受心理。了解农业推广对象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传播学角度)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

8、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学角度)一、创新的概念2.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3.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一致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1.认识阶段也称为感知阶段。农民从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