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

《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

ID:21994311

大小:7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6

《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_第1页
《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_第2页
《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_第3页
《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_第4页
《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关于中国哲学发展编者按:成中英先生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58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3)的创立者和主编,也是“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作为海外儒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成中英先生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5月18日,成中英先生第二次到访《船山学

2、刊》编辑部,并与编辑部成员开展座谈交流,就《中国哲学季刊》创办历程及中国哲学发展的若干问题分享了自己深刻的见解。编辑部根据成先生在座谈会所作报告的录音整理成文,现隆重推出,以飨学林。我一直非常关心国内学术刊物的发展,《船山学刊》有一百年的办刊历史,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一本刊物,所以它应该会变得更好,在现在的刊物里面也有一定的历史重要性。大家对《中国哲学季刊》有所了解的话,我很乐意把我创刊发展的经验跟大家分享,然后看这里面是不是也可以引发大家的一些感受和思考,这是我今天想要讲的主题!从根源上来讲,《中国哲学季刊》是我

3、自己对中国哲学的一个理解和它应该发展的一条路和一个实践工程。我读哲学,是因为我对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观、知识观、价值观、文化生命、文化发展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我出生在1935年,一岁就随父亲从南京到重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从重庆坐船回到南京。我父亲当时在国民政府任职,同时也在重庆一个学校教书,因为他一直都在教书,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传统知识分子气质的学者。我们老家在湖北黄石阳新县,父亲是在民国初出生,所以受到一些传统学问的影响。历史上,成氏在阳新由来已久,在阳新县有一个宗祠。就家谱来说的话,因为成姓推之于文王,所以

4、在北魏时代,有重要一支,最早是封于成,在秦乱之后就回到南阳,南北朝时代开始往湖北阳新迁移。成氏祖先在阳新那边也住了一千多年。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因为我不是在那里出生,而是在南京出生的。所以,当时就有一种对中国历史悠久的感觉、中国文化的一种担负的感觉。当然很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应该要发展,要继承。另外一方面,在抗日的时候,我亲身感受到日本侵华带来的灾难。我在重庆差不多将近十年。当时我住在乡下,天天听着日本飞机的轰炸,看着日本人肆虐,有一年,大概是1942年9月,“92”大轰炸把整个重庆市都烧了,一个防空洞被炸了,门封住了,两千

5、多人在这个防空洞里被活活闷死。从嘉陵江那边看,重庆市的半边天好几个晚上都是红的,所以当时有种感受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会受到外族的侵略,是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去拯救国家,这有种民族精神的感觉在里面。那个时候,重庆很危险,国民政府发起“十万青年十万军”活动,那些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包括知识分子都要从军。我那时是小学生,站在重庆市山涧村(音)花龙桥(音)小学,看到一拨一拨的青年往贵阳方向走,非常激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回到南京,国民政府也由重庆迁回南京,我父亲当时在考试院当考试文员。所以在家庭背景方面,我是有些文化

6、的优势,小时候接触比较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了解。1949年底,国民政府开始从大陆撤退,最后我跟我父亲被带到台湾,我在台湾进入高中,高中没毕业就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那时我有一个宏愿,就是怎么样把中国文化发展起来,让中国人很自强,不受外族的欺侮。在台湾读大学时,受到方东美先生的启发,另一方面还有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成滌轩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尚书〉与古代政治》,另外一本就是《民族气节论》。当时我看他写的是,德意志民族能够号召人民爱国,那么在那个时代,中国也应该群起,为民族文化,为中华人民、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来尽一份责任。所

7、以我想传统文化还是很重要的。我从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易经》。因为我父亲读《易经》,所以有很多易学的书。《易经》对我们形成宇宙观很重要,在宇宙观里面,我觉得中国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大学时我开始了解到西方文化,最主要就是接触到西方的历史和美学,然后就是进入到传统哲学。我非常重视哲学的思考,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我就考入到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破例以外专业毕业生考取)。在研究所里面,进一步深入了解西方哲学。为什么西方强,为什么中国弱,我想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西方强在什么地方,所以我申请进入华盛顿大学(1956年)

8、,在那边读哲学课程(1958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硕士学位)。我很重视西方的两件事:一个是现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是什么?所以我很重视西方哲学的逻辑结构,它的语言发展和应用。哲学是一套语言,也是一套思想方法,怎么通过语言认识真理,认识事物的真相,掌握问题所在,这是西方哲学的要点。我们了解西方,然后再把中国和西方比较,通过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