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参与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参与意识:G633.2:B:1672-1578(2010)07-0070-01 :初中思想政治课调动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用一颗炽热的心多靠近学困生的身旁,使他们僵硬的身心尽快软化,以饱满的激情参与课堂教学,最终达到一个目的,使学困生尽快地转化和提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困生转化工作参与意识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其形成的根源复杂,从学生自身来看,文化课长期的成绩低下,心理受压抑,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表示怀疑,自卑感较重,有话不敢说;自控力较差,思
2、维开小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善于获取课堂上的各种有用信息,心中无话说。从教师方面看,由于师生交流的机会少,部分学生与教师的私人感情相对淡薄些,有话不想说;根本的原因是由于部分教师教法传统、手段落后,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话可说。 那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参与教学研究活动 学生造成学困的原因种类繁多,有智力型、动力型,学习不得法,外因导致等,要转化帮助要有针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学困生”应努力寻求不同的有效途径。即使是同一个“学困生”用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也会产生厌倦,因此也应随情况的变化而采取针
3、对性转化。转化工作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去实践,去揣摩,去学习,学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教科研知识,做好个案研究,才能科学有效地做好工作。 二、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犹如一条彩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融进了师生的情感,增加了新的动力。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比一般的学生有更多的羞愧和恐惧,他们的心理更脆弱,经不起风吹草动的打击,政治教师要为他们倾注更多的爱,要做他们的慈母、良师、益友。这种爱表现在课上,也表现在课下,更表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课堂上,老
4、师的一丝微笑,一句夸奖,一个抚摸都会使学困生心里热乎乎的;课下,老师的一点点询问和鼓励,都会使学困生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存在;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你能给他一次雪中送炭的帮助,他们将会终生不忘,所有这些都给他们课堂参与增添了无比的力量。 教师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俗话说,尊重是爱的别名。马卡连柯也说过:“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尊重。要尊重学困生,首先要相信他们,允许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尽情地表达,善于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虽然他们的观点与优秀生相比有一些差距,他们的表达语无伦次,他们回答的内容“满锅稀饭没有几个豆”
5、,虽然他们的回答会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麻烦,但是老师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要善于从他们的回答中寻找“精华”,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表杨,使他们的心理有一定满足,为今后更多的参与“壮胆”。 三、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对学困生充满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
6、以情,提高学困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困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内容不像其他学科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初中所有学科中,对政治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人数比最低。作为政治教师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要让学困生自然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肯定要付出比其他学科更多的精力研
7、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 1优秀生和学困生的位置合理穿插,相间排列,课堂讨论时,科学分组,而且各组成员明确分工,这样,在发挥优秀生“传、帮、带”作用的同时,能充分调动学困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小组发言时像读议教材、举例论证等层次要求较低的内容,应引导小组推荐学困生发言,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能力,使学困生在小组中讨论的知识入脑入心,可引导他们轮流上台进行演讲。 2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现代化手段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而且还能更全面、更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因而能为学生创造课堂参与的外在条件。如在讲
8、授“科教兴国战略”时,我播放了我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