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李宁市场调查报告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宁市场调查报告品牌简介提起李宁,大家就会想到世界“体操王子”,想到奥运会,想到李宁牌服装等等。然而,今天的李宁已非昨日的李宁,他正以巨人的步伐,敏锐的眼光,创出了自己的品牌,走向了国际市场品牌名称:李宁1990-1992年创立阶段被世人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退役后以1990年投资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契机,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李宁牌以1990年亚运会为契机,在产品尚未面市之前,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1993-1995年高速发展阶段李宁公司本着"取之体育,用于体育"
2、的精神,通过体育赞助迅速在全国传播推广,广泛建立起以自己的连锁专卖店营销体系,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完成第一次人员调整,专业人员开始进入公司。李宁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代理商主要以体委系统为主,在全国迅速建立起加盟连锁专卖体1996-1998年经营调整阶段随着李宁公司的发展,业务的不断壮大。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公司及时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加强公司对市场的调控,进行系统的品牌经营;通过开发中心的建立,引入国际设计师,确定了产品的新定位。在1996年初,公司开始对资源进行整和,成立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1997年,为提高公司
3、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开始经营调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理顺产权结构。二是产品开发。三是销售网络。1999-2001年二次发展阶段李宁公司从成立到壮大,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挑战。虽然我们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品牌第一,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品牌的竞争越演越烈,保持和发展我们的优势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从1999年开始,公司建立起先进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及规范的品牌识别系统,尝试多种经营方式,并将"品牌国际化"纳入了战略议程,公司启动了向国际化迈进的第二次发展阶段。10市场分析v国内市场v目前,中国的体
4、育产业还刚刚起步,而且基础比较薄弱,这也是目前国内体育服装市场的缩景.在体育服装产业当中各个结构的成分还不是很合理,还有一些旧的模式的束缚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都使得现在还不能完全按产业化的方式来直接运作。现在整个体育系统的结构还不可能把体育作为一种纯粹的产业来运作,包括体育产品、体育赛事等方面的事,与按照纯粹的商业运作还有一定的距离。曾有人这样形容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体育产业就像一只篮球,皮质很好,但里面的气体不够,拍到地上能够弹起来的程度很低。李宁身在中国这个大环境里,似乎是受到了熏陶,在其10年来的经商生涯中,保持了中国式的传统,使得李
5、宁公司在其的领导下保持了原有的本色。v李宁服装作为国内唯一可以与国外运动品牌抗衡的品牌,在国内广大的市场既有利也有弊.首先,在国内运动品牌的发展潜力很大很.现在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各大中心城市,商业发达的地区,运动服装永远是市场的主力.现在的服装风格多样,休闲,时尚,朋克,淑女装…..但是运动服装也是人们的必选.v运动服装的消费者积广,上至老年人,下至小孩儿童,尤其是广大的在校学生,他们的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正适合与运动服的特点,轻松,随意,朝气,自信积极健康.目前大学生也是消费的又一新的主体,随着社会的年进步,生活水平的
6、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也逐步提高,对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休闲自在的运动服成了服装的首选.v该服装专卖店的场地首选在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中心,人流量较多的地区,以及在各个大学城和与体育业与关的地区.李宁成功了,用自己的体育精神建立了公司,也用高品质产品影响着众人。源于体育、用于体育”10是李宁公司一贯坚持的宗旨李宁公司的目标是要将他的体育用品生意企业化及推向国际。在体育市场日趋国际化的态势下,本土的体育品牌如何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如何迎接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筑城固守,还是主动出击,已经成为摆在中国体育品牌发展
7、道路上的一道难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体育用品的领军企业李宁公司的副总经理伍贤勇,他表示,李宁公司正通过加大赞助国外运动队和国外运动员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以“品牌优先国际化的市场战略”冲刺2008。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中国国家跳水队、中国国家射击队、中国国家体操队、中国国家乒乓球队、西班牙男女篮球队,以及苏丹国家田径队共7支国家队组成的“李宁代表队”亮相赛场的时候,国人将为之骄傲和自豪。他表示,李宁公司正在不断努力,离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还有不到两年时间,也许将会有更多的海外国家代表队加入到“李宁军团”中来。 但这种品牌精神还
8、只是一个雏形,并不完备。真正成熟的品牌精神应该能够强烈地引发消费者的共鸣。在这方面,李宁显然做得还不够。“一切皆有可能”的广告诉求一直不明确,消费者看不到这个品牌跟自己有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