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

《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

ID:21977125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_第1页
《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_第2页
《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_第3页
《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_第4页
《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三大杰作之一。本文依据音乐批评的准则,首先从嵇康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探讨其历史成因,然后运用现代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其立论依据、辨析方法。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历史成因;美学批评    综观学界对《声无哀乐论》的研究和批评,无论其数量,还是所涉及的范围,均十分可观,但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左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其强烈的思辨色彩、对音乐本体的阐述、对音乐艺术审美特征及特殊规律的深入探讨使其堪称为划

2、时代的音乐美学论著。”有的则认为“《声无哀乐论》的立论方法有不科学的一面,有诡辩论的因素。‘和声无象’‘音声无常’‘揆心者不借听于声音’‘声之与心,殊涂异轨,不相经纬’的结论彻底否定了音乐的表现力与可知性,也是错误的。”更有甚者认为“文章中有很多提法本身,就已令人感到困惑不解……使人感到他的思想似乎是很乱的。”俄罗斯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就“批评”有一段颇为深刻而精辟的阐释:“只是历史的而非美学的批评,或者反过来,只是美学的而非历史的批评,这就是片面的,从而也是错误的。批评应该是整个的,其中见解的多面性应该出自一个共同的源

3、流,一个系统,一种艺术的观点。”因此,当我们在评价《声无哀乐论》时,既要全面考察其社会、文化背景,又要运用现代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面揭示其内涵。    一、《声无哀乐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嵇康(223——262)所著的一篇对话体音乐美学论文。文中通过八次辩难详尽地阐述了“声无哀乐”这一看似简朴,但却蕴含音乐艺术哲理的核心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声无哀乐”的观点必然有其产生的种

4、种复杂的社会先决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  从文化学角度看,嵇康生活在文学艺术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玄学作为与经学相对的学说受到士人的普遍重视。清谈玄风对当时的学术界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即使那些对玄学不感兴趣的人也免不了要谈老庄,效清淡。玄学宗师何晏把《老子》《庄子》与《易》这“三玄”中的“道”融会为一,把天道、地道、人道均概括为自然,从而为玄学自然论、本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在玄学的影响下,此时的美学也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领域,从政治、社会和伦理中解脱出来,把它作为专门的学问来认识、创造和研究,并出现了很多有关研究文艺

5、本体理论的著述。如曹丕在《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诗品》等均体现出对文艺本体的关注。嵇康作为一代玄学名人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自然成为玄学思想及其文艺理论的实践者。  因此,《声无哀乐论》不仅是一篇反名教、破传统、超功利、把矛头直指司马氏集团的战斗檄文,而且是在魏晋玄学影响下音乐走向自觉,走向本体的表现。    二、对《声无哀乐论》主要观点的美学批评    1.“声无哀乐”  这是《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是对代表俗儒的“秦客”认为音乐不仅能表现哀乐之情,而且能表现品德、社会风气,具有极大的表现力的

6、彻底批判。  首先,嵇康认为“天地和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是说音乐和其他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天地和德”产生的一种客观存在,其美与不美有着自己的自然本性,是不以人的哀乐之情而改变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音声”二字,它是指纯音乐,与我国古代所指的“乐”有着不同的内涵。  其次,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嵇康并不否定,但他认为那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诗乐”之能事,而作为纯音乐的“声”是不具有这样的表现

7、力的,不能单凭“声”而观风俗,知仁德。“且季子在鲁,采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又仲尼闻《韶》,叹其一致,是以咨嗟,何以因声以知虞舜之德,然后叹美邪?”  第三,关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嵇康认为“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以感情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即纯音乐是以声音的耐听与不耐听为表现的,是不以人的情感为转移的。音乐的艺术魅力,根本在于其“自然之和”,情感产生的根源在审美

8、主体。  波兰著名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萨指出:“音乐的物质材料的非客体性和非语义性,反映客体的某些特质时的间接性,是音乐内容的不确定性的基础。而音乐内容的这种不确定性,只有当它同剧词或标题、视觉因素等结合起来时,才能具体化,例如像在戏剧、舞蹈或电影中那样。”  因此,作为纯音乐,由于其基本的物质材料是声音,使其不能像其它艺术形式一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