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

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

ID:21962748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_第1页
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_第2页
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_第3页
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_第4页
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区域间公共品利益外溢的财政诱因分析  一、财政体制的影响  1.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影响  从建国到1980年,中央财政对各地方的财政体制均属于“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同时考虑各地财力的差别,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节。如1979年,在未计入中央补助收入之前,东、中、西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147.4元、63.8元和43.7元,计入中央对地方的补助收入之后,三个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175.3元、86.9元和80.6元。  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与国家财力分散的矛盾。但这种高

2、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在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调动地方财政增收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在“大锅饭”体制下,地方财政收入越多,向中央上缴也越多,地方能从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中得到的好处很少,出现了“鞭打快牛”的现象。  2.财政包干制的影响  在制定财政包干制时,考虑到区域间地方政府财力的均衡,中央政府要求东部地区收入较多的省市向中央财政多上交一部分收入,中西部地区收入较少的省、自治区少上交一部分或由中央财政适当补助一部分。包干制中确定基数的原则有利于支出规模较大的东部地区,不利于支出规模较小的中西部地区。各种不同包干制

3、方法的确立更有利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使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力的增加大多都留在了当地。  3.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影响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调整”的原则。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事权财权划分和基数返还等方面未能达成一致,在分税制的实施过程中,采用基数法,以1993年为基期年,东部地区扩张基数的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各省财政收入基数低、增长慢,获得的税收返还量也就小,进一步固化了财政包干制下形成的财力不均衡格局;各地的税收返还数额与其两税的平均增长速度挂钩,导致了税收返还与地方自身

4、财政能力成正比的机制,实际上这种不合理的税收返还政策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起了“逆向调节”的作用。从而导致在分税制体系之下,区域间的差距表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二、税收政策的影响  1.税收优惠政策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搞活企业,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多的侧重于区域性优惠,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东部沿海地区。  政府对东部地区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了东部地区的“积聚效应”。由于政府对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本来要扩散的工业反而继续留在沿海城市,这实质上延缓了中

5、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机。东部地区经济成分构成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成分构成不同,东部地区中非国有经济成分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投资主体多元化不利于国有经济份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而有利于非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东部地区,国家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倾斜实际上就成为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倾斜,从而使东部地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客观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  2.税收权限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体制一直延续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统一立法体制。中央政府适度集中税权,特别是税收立法权是必要的。但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缺位会对地

6、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在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无权开征新税种的背景下,致使地方无法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开辟新的税源;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地方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如果对各区域无差别地使用相同的税种、税率,就不可避免发生税收政策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这大大影响了地方政府组织收入的积极性,造成地方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过于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妨碍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有可能产生外溢性,使一些地方政府

7、只考虑自身利益,将不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补偿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外溢,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在调整各地区的财政能力和财政需要之间的差距及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由表1可以看出,各地区在转移支付前财政自给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别,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以后,虽然各区域的财政保证有所变化,但东部地区财力保证系数仍然高出中西部地区很多。  表1转移支付前后各地区财力保证度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

8、国财政年鉴》计算而得,表中数据为1994-2004年10年平均数。  四、财政相关政策对经济要素的影响  1.非均衡战略对资源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东部地区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中西部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东部地区进行资源支持。传统体制下政府对自然资源价格的控制,使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价格优势相背离,造成了我国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