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

ID:21959496

大小:370.02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0-21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_第1页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_第2页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_第3页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_第4页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第2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概述新生儿及儿童发育不同阶段的用药特点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第1节概述表8-1小儿发育分期发育分期所处年龄段英文名称1.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neonatalperiod2.婴儿期(乳儿期)出生后1个月-1周岁infancy3.幼儿期1-3周岁toddler’sage4.学龄前期3-6/7周岁preschoolage5.学龄期(青春期前)女6/男7-女12/男13周岁schoolage6.青春期(少年期)女11-12周岁至17-18周岁adolescence男13-14周岁至18-20周岁儿童是指14

2、周岁以下的小儿,通常分为六期(表8-1)2010年普查人口约13.7亿,儿童达2.56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9.4%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在不断生长发育中,是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年龄阶段,随年龄增长,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不断变化,如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逐步增长,各生理功能亦逐步成熟儿童有着与成人明显不同的特点,并非成人的缩影,对药物的ADME功能随增龄而日趋完善儿童用药的重要特征是年龄依赖性,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特点→对药物反应有特殊性掌握各期儿童特点,研究儿童用药规律,是儿童合理用药至关重要的问题第2节新生

3、儿及儿童发育不同阶段的用药特点一、新生儿用药特点新生儿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处于从子宫内到子宫外剧变的适应过程,其生理功能需进行有利于生存的重大调整,如肺呼吸的建立、消化及排泄功能的启动、血液循环的改变等,新生儿期迅速变化的生理过程决定了其ADME过程,不同于其他年龄期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尤其是新生儿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器官功能亦未发育完善,多数酶系统不够健全新生儿用药(剂量、间隔时间、途径等),必须基于确切掌握新生儿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规律,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地用药,使药物治疗作用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一)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

4、1.吸收指药物经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性、给药途径、机体状况(1)胃肠道给药的吸收生后24-48h内生后10天然后2岁后胃液pH1-36-8渐降渐达成人水平新生儿对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BA)高,血药浓度可较成人高,如氨苄西林,幼儿及新生儿的吸收率超过60%,而成人只有30%新生儿胃酸缺乏,胃排空时间长达6-8h→主要由胃吸收的-内酰胺类吸收良好;弱碱性的氨茶碱、奎尼丁等解离度下降,亲脂性增强,易透过细胞膜,则胃内吸收较好,弱酸

5、性药物(阿司匹林、磺胺类、苯巴比妥、萘啶酸、呋喃妥因等)胃内吸收减少新生儿肠管长度8倍于身长(成人4-5倍),肠壁薄、黏膜血管丰富、通透率高→相对吸收面积增大,对药物吸收增加;但地西泮、地高辛等与成人的口服吸收量相似;而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等的口服吸收量较成人为少新生儿直肠给药简便易行并可避免服药呕吐,如直肠灌注地西泮溶液,数分钟后即可达止惊的血药浓度,但吸收量仍不稳定(2)胃肠道外给药im或sc,一般不主张,因新生儿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im或sc注射容量有限,且药物常滞留于局部,形成硬结影响

6、吸收头皮或四肢静脉滴注,常用且可靠,宜于急症、病情危重的新生儿,但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通常不采用脐静脉和脐动脉给药(前者可引起肝坏死,后者可致肾或肢体坏死)鞘内注射给药应十分慎重,除非一些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脑膜白血病可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经皮给药: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黏膜娇嫩,故皮肤黏膜尤其是破损时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快,吸收率高,而作用亦强,有导致中毒的危险,如大面积使用硼酸制剂可致全身中毒或死亡,新霉素软膏久用引起肾损害,皮质激素软膏可引起中毒和影响生长发育等2.分布早期,药物分布与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成正比,

7、但最终分布则取决于组织器官大小、脂肪含量、体液pH、药物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体内各种屏障等(1)体液与细胞外液容量:新生儿、婴幼儿体液总量/体重比例较大龄儿童和成人高得多,细胞外液容积与体重比例在1月龄时为成人的2倍新生儿体液量大,水溶性的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而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而浓度下降,若按体重计算给药量,则需较大剂量早产儿足月儿1月龄3月龄1岁时青春期体液总量占体重(%)8777755855(此为成人比值)细胞外液容积占体重(%)504540(为成人20%的2倍)(体)脂肪含量占体重(%)1-

8、312-15新生儿脂肪含量低,脂溶性的地西泮分布容积相对较小,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易出现中毒新生儿脑组织富含脂质,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脂溶性药物易分布入脑,而发生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及吗啡类镇痛药等,新生儿最好不用(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新生儿血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