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美的享受[论文]

语文,美的享受[论文]

ID:21953608

大小:1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语文,美的享受[论文]_第1页
语文,美的享受[论文]_第2页
语文,美的享受[论文]_第3页
语文,美的享受[论文]_第4页
语文,美的享受[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美的享受[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美的享受语文,美的享受江苏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225600)邓宝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的,语文教学除了要重视其工具性外,也要重视利用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很多人以为,低年级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做到品自然清新的语言之美,悟曲径通幽的构思之美,绘含蓄隽永的意境之美,抒沉思遐想的升华之美。这样的语文课堂,何来美?其实不然!低年级学生的确在涵咏文字、咬文嚼字方面欠缺感受美的能力,但他们在借助图画想象美、角色表演体验美、对比诵读感悟美等方面表现

2、出的情感,让语文课堂展现出美的魅力。语文,美的享受语文,美的享受江苏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225600)邓宝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的,语文教学除了要重视其工具性外,也要重视利用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很多人以为,低年级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做到品自然清新的语言之美,悟曲径通幽的构思之美,绘含蓄隽永的意境之美,抒沉思遐想的升华之美。这样的语文课堂,何来美?其实不然!低年级学生的确在涵咏文字、咬文嚼字方面欠缺感受美的能力,但他们在借助图画想象美、角色

3、表演体验美、对比诵读感悟美等方面表现出的情感,让语文课堂展现出美的魅力。一、借图想象,感受自然之美案例1.苏教版第三册《乡下孩子》的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她邀请我去他们那里参观。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吗?(出示课件:看画面、听课文朗读)师:你看见了什么?生1:哇,乡下好美哟!“大草原”好大好绿!生2:花儿真多,五彩缤纷!生3:他们的生活真有趣!生4:我仿佛闻到了青草的味道,我要在草地上打滚。生5:胖乎乎的小猪太可爱了,我要喂猪,我要用菜叶逗逗它。生6:嘎——嘎——嘎,我要到乡下放鸭子……反思: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借助插图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

4、入情入境,让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景色之美,体会到自然之美,由此受到美的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大部分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许多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二、诵读对比,品味语言之美案例2.苏教版第三册《云房子》的教学片段:(课件出示)师: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生1:喜欢第一句。“笑眯眯的”笑得很美,感觉太阳像一位亲切的爷爷。生2:“水汪汪的”,蓝天像汪着水,水多,水美。……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一句,你还有什么感觉?生1:读起来很亲切。生2:读起来好溜,一口气读下去也不累。生3:像跳舞

5、的感觉,好有趣。……师:你愿意用你的朗读表现这种美吗?生:愿意!(学生争先恐后地读)反思: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者遵循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启发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叠词的韵律美,感受叠词在表达不同的语气,在语意程度和感情色彩方面,在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等方面的作用,欣赏到语句中蕴含的语言之美,从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三、角色体验,欣赏人性之美案例3.苏教版第四册《沉香救母》的教学片段:师:演得太精彩了。“沉香”,你为什么要攥紧拳头?(学生盯着自己的拳头想了一会儿)生1:我下决心让母亲早日离开苦海。生2:为了母亲,我下决心拜师

6、学艺生3:为了母亲,我不怕吃苦。自己吃的苦和母亲在华山下所受的苦相比,算不了什么。师:沉香对母亲真是一片孝心。他仅仅是为了母亲?生:也是为了“苍老的爸爸”。师:为什么这样说?生:爸爸一个人抚养“我”多么辛苦,爸爸肯定也十分思念妈妈。“我”如果能早日救出母亲,这样一家人可以早日团聚,过上幸福的日子了!爸爸就不再“苍老”了。……反思:以上教学片段中,教者在学生分角色扮演沉香与父亲的一段对话后,抓住文本中的一个动作“攥紧拳头”,引导学生想象沉香“攥紧拳头”的原因。通过角色的变换,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沉香身上的孝顺、懂事,受到心灵

7、上的震动。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对话、交流的过程。文本的人性之美就是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捕捉一个个鲜活的人性之美的细节,展现一个个流变的过程,这样才能精彩一次次课堂,让学生品悟出文本的人性之美。学生喜爱语文,往往不是因为其中的认知内容,而是因为蕴含其中的精神底蕴,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愉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这些美的种子,引领学生走近美、想象美、感受美、品味美,让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汉语言这株艺术奇葩更显神奇与美丽,使学生爱上语文!(责编 韦 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