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

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

ID:21952891

大小:341.52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21

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_第1页
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_第2页
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_第3页
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_第4页
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行为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管理福建省儿童保健中心钱沁芳有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每年新生儿中约10%属于高危儿,其中约有一半婴儿的高危症状在首诊时被忽视。高危儿童定义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也包括存在潜在疾病的儿童。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在儿童健康检查同时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指导,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健康儿童(潜在疾病)在儿童健康检查同时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指导。监测方法在健康检查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条件,结合家长需

2、要,至少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监测方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监测8项儿童行为发育指标(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扶栏上楼梯、双脚跳),了解儿童在监测图中相应月龄的运动发育情况。如果某项运动发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仍未通过,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监测方法预警征象:根据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检查有无相应月龄的发育偏异,并在“□”内打“√”。出现任何一条预警征象应及当时登记并转诊。监测方法标准化量表: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筛查量表,如小儿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DST)等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3、的筛查评估。转诊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应当登记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并进行随访。如何早期识别掌握两个关键步骤发育进程(自发运动)婴儿的反射(诱发反应)肌张力检查肌张力是指肢体在静止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可通过被动运动肢体和关节活动度了解肌张力的高低。肌张力异常是脑损伤最常见、最早出现的体征。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多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和锥体外系病变,但注意半岁内正常婴儿肌张力也可稍增高,特别是3个月内婴儿。肌张力低下下运动神经元或肌肉疾病时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甚至关节可以过伸。

4、肌张力障碍肌肉异常收缩导致缓慢扭转样不自主运动或姿势异常,表现躯干和肢体近端扭转痉挛,如手过伸或过屈,头侧屈或后伸,躯干屈曲扭转,足内翻,眼睛紧闭和固定的怪异表情,不能站立和行走。肌张力的评价主观观察抱的手感一个软弱的、肌张力低下的婴儿,抱时会感到很困难,婴儿似乎会从抱者手中滑下来一个痉挛的婴儿,抱时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肌张力的评价姿势的观察:通常在仰卧位上观察一个3个月以上肌张力正常的婴儿,他会自然地躺着,并不断的运动四肢,不费力的对抗重力,保持一定的体位和姿势。一个肌张力低下的婴儿,此时上下肢常屈曲,外展,主动运动缺乏,显得无力。一

5、个肌张力增高的婴儿,若处于仰卧位时,往往出现不对称的异常姿势,主动运动减少,动作显得刻板。肌张力越高,主动运动就越少,原始反射就越强烈。关节活动度脑性瘫痪多有肌张力的异常,而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产生影响。关节被动活动时:观察关节伸展、屈伸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肌张力伸、屈受限肌张力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一岁以下的小儿常检查内收肌角(外展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足跟耳试验,以了解其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小儿的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跟耳角度大于表中的角度时提示肌张力偏低,小于表中的角度时,提示肌张力增高。足背屈角则相反:角度大于表中的角度

6、提示肌张力偏高。角度小于表中的角度时提示肌张力偏低。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发现姿势异常:换尿布困难,不易分开双腿,交叉尖足吮吸乏力、吞咽困难、噎、呕、吐、嘴不张闭3个月以上不好抱学站立,双腿并拢足尖着地总是落后同龄正常儿童。仰卧位体检:动作刻板,缺变化,不能维持中间位,一侧动作总是多于另一侧俯卧位体检:不会主动转向侧面。异常运动持续存在常见异常姿势头背屈紧握拳和拇指内收前臂后旋上肢内收内旋两下肢硬性伸直和交叉角弓反张尖足异常神经反射婴儿出生后的原始反射不随年龄增长消失,延迟存在,或消失后又重新出现。婴儿的反射(诱发反应)握持反射生后即出现,2~3个月后

7、消失,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代替。不对称性颈肢反射仰卧位,将其头转向一侧90度,表现为与颜面同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上、下肢屈曲。2~3个月消失。婴儿的反射(诱发反应)踏步反射早产儿也可引出此反射,但往往是足尖接触桌面,足月儿则是用整个脚底接触桌面。出生后即存在此反射,2~3个月后消失。颈矫正反射(原木反射)小儿仰卧位,将头向一侧转动时,小儿的肩、躯干、腰部也随之转动。生后即出现,6个月消失。辅助检查头颅B超、CT、MRI检查;脑电图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视力及眼底检查;其它检查(甲状腺功能、骨龄、染色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预见性指导在儿童定期健

8、康检查过程中,应当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为基础,根据个体化原则,注重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