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循环的太极循环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

ID:21944666

大小:12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_第1页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_第2页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_第3页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_第4页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超循环的太极循环”——人文进化与一般进化的根本内在机制陇菲“人文进化学”作为一个从本元理论层次上探索文化哲学问题的新兴学科,它的建构还远远未尽人意。本文作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自知,于近年来对“人文进化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理论系统、特别是人文进化乃至一般进化的根本内在机制,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打算以模型化的思维—叙述方式,概说人文进化乃至一般进化的根本内在机制——“超循环的太极循环”(Taiji-recycleofhypercycle)。为了使读者了解有关的学术背景,在本文的若干尾注之中还将涉及一些海内外同

2、人的论著及其相关意见。当代西方学者在生物进化论和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之上,充分吸收了第二代控制论、异质发生学、超循环理论、自组织理论,特别是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揭示了一般进化的内在机制。综合他们的成果,我在《人文进化学》一书以及其它相关论文中(1),把这种“一般进化”的内在机制表述为——微观层次的扰动经宏观网络放大后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变化了的系统如有可能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导致异质性新事物的现实存在。使用中国式的术语,我把“微观层次的扰动经宏观网络放大后引起系统状态的变

3、化”表述为“阳”——“正反馈自生”;把“变化了的系统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稳定的状态,导致异质性新事物的现实存在”表述为“阴”——“负反馈自稳”(2)。在我看来,单是“阳”——“正反馈自生”,或者单是“阳”——“负反馈自稳”,都不是“异质发生”或者“自组织”的充足条件,只有“阳”与“阴”、“正反馈自生”与“负反馈自稳”的因缘和合,才能保证异质性新事物的发生和存在。在时间的川流中,“阳”与“阴”、“正反馈自生”与“负反馈自稳”不断地在向对方转化,往复循环(recycle),犹如一只旋转不已的法轮,创造了已往的历史。中国古

4、代道教的《太极图》,正是这个法轮的象征(3) 《太极图》,过去一般被解释为“阴阳的对立与互补”。其实,它的本意是象征“阴与阳”、“动与静”、“变易与不易”、“动态与稳态”、“正反馈自生与负反馈自稳”,在时间的川流中不停地相互转化、往复循环。我把这种往复循环,称之为“太极循环”(Taiji-recycle)。 中国古代,有一些学者,如东汉魏伯阳、宋代俞琰和周敦颐、清代胡渭等,早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4)。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句话的意思

5、是:事物常会处于动态,从而发生变易;这种动态和变易(相当于正反馈自生),即是事物发展内在机制(太极)之“阳”的一面。事物之动态、动、变易、正反馈自生发展到一个临界的极点,便会向稳态、静、不易转化;这种稳态、静和不易(相当于负反馈自稳),即是事物发展内在机制(太极)之“阴”的一面。事物的稳态、静、不易、负反馈自稳发展到一个临界的极点,又会向动态、动、变易、正反馈自生转化。事物发展之内在机制(太极)之“阳”的一面和“阴”的一面,互为前提,并往复循环。这里只需要补充说明如下一点:“动态”、“动”、“变易”、“正反馈自生”

6、,在发展到临界的极点之后,是返回原先层次的“稳态”、“静”、“不易”、“负反馈自稳”,还是跃迁到一个新的层次上的“稳态”、“静”、“不易”、“负反馈自稳”,将完全是随机的。只有后者,才能真正使得异质性新事物发生-存在。这种“异质性新事物发生-存在”的一般进化机制,可以图示之如下: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某一层次的系统,在时问的川流中,会有——些分支的“正反馈自生”;但只有某种可以转化为一个新的层次上的“负反馈自稳”的“正反馈自生”,才能导致系统状态的改变。在时间的川流之中:这种“界质性新事物发生存在”的一般进化机制,

7、呈现出逐级分化的特点,并有不同层次的空间分布及共生、耦合。当今共时并存的整个世界系统,正是如此而发育、生成。图示之,则如下:  “异质性新事物发生-存在”的一般进化机制,还可以简化为如下的基本棋型:这个与《太极图》类似的“阳与阴往复循环”或者“正反馈自生与负反馈自稳往复循环”即“太极循环”,是“异质性新事物发生存在”之一般进化的常转法轮。在这里,“正反馈自生”决定了某一特定层次的系统与其它特定层次的系统的异质性;而“负反馈自稳”则决定了某一特定层次的系统在四维时空连续统中的现实性。这个“太极循环”还说明:整个宇宙之

8、一般进化(包括人类的历史发展),既不是纯粹圆形的周期循环,也不是纯粹直线的单向进程,而是以“正反馈自生与负反馈自稳之往复循环”为其常转法轮的不可逆的不息流程。在生物进化中,“负反馈自稳”并不是简单的“原本”与“拷贝”的等价复印关系,而是一种由曼弗雷德·艾根(ManfredEigen)所揭示的超循环关系。这种超循环关系,可图示之如下:艾根的“超循环”机制,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