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37591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主题是河流的综合治理,选取三峡工程建设为案例,分三节课分别介绍了三峡工程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以及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是三峡工程建设中必然出现的问题,课文自成一体,具有独立成章节的地位,但它与前后两节课的内容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一定关系,故该课在全单元中是重点。2.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本课依次介绍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艰巨性、有利条件和基本模式,穿插了不少实际案例,意在通过案例的
2、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抽象、归纳和演绎等各方面的能力。课文首先提出三峡移民的数量大,移民安置容量小,库区多属贫困山区,因此,移民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甚至可以说,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移民。接下来重点分析了库区移民安置的诸多有利条件,说明如此艰巨的任务和世界性的难题是完全能完成和解决好的。顺理成章,最后则提出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较好模式,并选取实例印证之,事实清楚、根据充分,说明开发性移民是可取的。通过以上内容介绍,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了解国情国策,渗透国情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
3、的观念。教学思路设计:1.教材内容简单、浅显,趣味性不强,要保证课堂有较强的吸引力,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适当补充密切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的相关资料,如百万移民及其安置的录像、库区居民移民前后的生活照片、移民心声的录音等等。2.高三学生心智已渐成熟,思维层次较高,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自主式、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问题设置要有新意,且具有一定的深度,以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3.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地理事件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努力学习,为社会
4、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国家、为民族的昌盛承担责任的意识和使命感。教学重点: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有利条件的分析和开发性移民的含义及其好处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库区的移民安置知之不多,教师应结合实际,适当补充相关案例,以增强学生在此方面的印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的基本情况、库区移民安置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了解开发性移民的含义及其优点。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条件和移民安置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地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德育目标:渗透国情教育,树立可持续
5、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讨论了三峡工程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这节课将讨论三峡工程建设中产生的非常艰巨、极为复杂、公众关注程度很高的一大新问题——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及其安置。【讲授新课】[板书]8.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播放录像]录像内容:三峡工程淹没范围、淹没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移民人数和移民结构等。(录像片长近5分钟,摘自重庆电视台重视新闻“三峡百万大移民”专题栏目)[教师设问]阅读图8.9,结合录像内容,说明三峡工程淹没的总体情况。[学生回答](
6、略)[补充资料]国家决定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个中国人做了70年的梦将变成现实。人们在激动之余,也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与三峡工程相伴而生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百万大移民。据统计,三峡水库达到175米的正常蓄水位后,将绵延600多千米,淹没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区),淹没1599户企业,最终有近120万人需要迁移。数量如此巨大的移民在世界水库移民史上尚无先例。[承转]录像内容和上述补充资料都告诉我们三峡移民的规模巨大,移民的任务非常艰巨,下面就来
7、讨论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教师设问]三峡库区移民有哪些不利的因素?有何艰巨性?[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84页的文字,回顾录像内容,研究、探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补讲]1.三峡移民难题。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库区百万移民能否顺利安置,成为国际社会的敏感话题。“三峡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三峡移民”。的确,移民问题是关系到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下扼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举西部开发战略全面推进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情况是:移民数量大、安置容量小、库区多属贫困山区。
8、库区移民资金缺乏,加上通讯、电力、水网配置等方面滞后,严重影响了搬迁进度,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也使移民心态具有多样性和矛盾性,因此说移民搬迁是一项艰巨的、不亚于三峡工程本身的世界性难题。2.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过去高投入、高消费、低效率、低产出,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经济模式在库区的影响仍然很突出,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制约了事业单位与商贸企业的向外迁建。3.生态环境脆弱。三峡库区75%以上地处重庆市内,重庆市坡度大于25度需要退耕还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