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35212
大小:5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5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一、单元整体分析(一)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定位分析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单元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科书中“诗歌之部”部分中的第一部分。本册书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从大处抓住诗歌这种文体的本质属性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这样有助于高中学生掌握运用。(二)课程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课程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有以下要求:1.在必修课程诗歌部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
2、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给予恰当的评价。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对选修教学的几个维度(文字、文学、文化)的要求,我们将本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1.强化梳理归纳与积累整合,培养学生鉴赏古代
3、诗歌的良好习惯,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2.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探究诗歌的旨意,感受诗歌的意蕴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学情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的几种主要文体中,诗歌产生和成熟最早,历史最长,最受重视,发展也最为充分。从先秦到近代,产生了大量的名作、名家和诗文流派。许多优秀作品,到现在还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中国人是从刚刚学语时,就学会了背诵。从小学起,特别是到了初中和高中,学生从语文
4、课本中的古代诗歌已经领略了许多作品的文采和意境,背熟了许多诗篇和名句。但是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还只是初始阶段,有必要进一步扩展阅读,以求获得更深的体会和更多的相关知识。这本单元的编写,就是为了适应高中生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需要。它着重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鉴赏角度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诗歌。让他们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高对古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感情,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本单元教学情况分析 本单元有四项学习内容的安排。本单元
5、的第一项学习内容是“赏析指导”。在“赏析指导”中,编写者从探究诗旨角度提出本单元诗歌鉴赏角度“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并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第二项学习内容是“赏析示例”,本单元以《长恨歌》为例,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教师和学生学习参考借鉴。第三项学习内容是围绕这一单元的中心,提供了《湘夫人》《拟行路难》《蜀相》《书愤》四篇自主赏析的阅读鉴赏作品,在每篇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第四项学
6、习内容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为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经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提供了五篇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杂诗十二首》《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 文艺鉴赏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情感和思维活动。这本教科书的“赏析指导”、“赏析示例”,以及课文后的“探究·讨论”题目,用意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指出诗歌阅读鉴赏的途径,激起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兴趣,而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文学作品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教材在一个单元之中列举出的作品,并不意味着这
7、些作品只能从这一单元所提供的角度进行欣赏。在具体阅读和在今后的理解运用中,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一些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学生理解时,教学不必限制过死,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可以有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使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有更大地提高。1.单元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诗作的主旨,探究作者创作的原本意图。2.了解作品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之间的关系,掌握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入手理解诗作的基本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