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18666
大小:6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5
《《大学》《中庸》中“诚”哲学理论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中庸》中“诚”哲学理论解读《大学》《中庸》本为《礼记》中二篇,是战国时期懦家的重要作品。有人言《大学》为曾子,《中庸》为子思。而通行之说法,子思乃曾子之弟子,而子思之学则再传于孟子,由此形成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影响至关重要之“思孟学派”。无论以上说法准确与否,我们今天考察《大学》《中庸》与《孟子》,其内在思想倾向确为一脉相承,其最大特点即开创了儒家学说中的“心性”之学及由心性修养之“内圣”而开出“修齐治平”之“外王”的为学路径。在《大学》《中庸》尤其是《中庸》中,这种心性哲学理论以及修齐治平的整个道德政治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概念展开的,这个概念就是“诚”。理解这一概念对于完整把
2、握由其出发建设的整个哲学体系,对于理解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核心精神,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一、“诚意乃修齐治平之本《大学》一篇,核心为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如何达至此三纲领?《大学》又有“八条目”具体落实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四条为儒家由己及人之政治哲学,前四条却是修身之道德哲学。儒家向来认为政治即一推己及人之过程,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成为八条目中最为关键之环节,它既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条则是修身之具体路径。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这里暂且不讲。那么
3、儒家所讲之“修身”到底如何修?这恐怕是儒家学说中最为关键、根本之学,亦为一切学问之基础。因此我们这里将目光投向《大学》“八条目”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正是修身之道。然而,相比修齐治平之说之简明易懂因而名气也更大,此四条自古即较难理解,以致众说纷纭。《大学》中明确讲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可见如果不把这四条搞清楚,则根本谈不上修身,则修齐治平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无法落实。那么此修身四条,关键又在何处?修身须先正其心,正心须先诚其意。《大学》
4、朱子章句云:“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故诚意者,才是修身正心之根本,此四条中关键核心所在。其后格物致知二条,其实不过是诚意的一种方法,而诚意本身,还有其他方法可达。因此,格致二条是为诚意服务的,并非关窍所在。这一点,在《中庸》中有明证,后文说明之。二、“诚意”即复性所谓修身必先正心,乃是因为心为身之主宰,人之外在行动言语正与不正,全在于一心正与不正。心若偏邪,言行必偏邪,此所谓发于内而形于外也。因此修身必先正心,或曰修身即正心。心者,由性情二部分组成,情又是性之发动,其实一也。心若不动,即是天命之本性;心一发动,性即成为情;情诉诸人之理性,两相结合,即为意也。意欲发动,纷繁复杂,性所内涵之善
5、恶一切可能性即可变为现实。现实之反馈又回荡冲击于情,使之加强,复产生新的意欲,反复激荡,欲求不满,人即沉溺其中,其本性反被扭曲遮蔽。此即孟子所谓“陷溺其心”“失其本心”“放其良心”。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正心,即“求其放心”而“存其本心”,孟子又云:“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故而欲正心,必先使意欲消歇,澄明本心。正如佛家所讲“心如明镜台”,正心正欲使镜明澈,而意欲则可能是使之蔽暗之灰尘,必先拂拭之,方能使镜复明。所谓诚意,《大学》中有明确定义:“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恶恶臭,好好色,皆人之天性使然,故可证上述理解。所谓诚意,正是使人返归本心。
6、复其天性,如此方可能做到“毋自欺”,做到表里如一,做到“慎独”。所谓慎独,意即即使无他人之存在监督、影响与作用,亦能如有他人一般保持表里始终如一。而这种如一,只能建立在遵循内心之天性之上,不欺人,亦不自欺。故朱子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那么,为何修身、正心必须复归天性呢?如何见得复性即是好的?性又是什么呢?在《中庸》首章,即说明“性”之概念。《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明确说性乃天命,即人所有之自然而然的本性。那如何见得儒家所谓修身正心就是要人复性呢?《中庸》云“率性之谓道。”率者,朱子等皆训为“循”,所谓“率性”即“循性”也,亦即顺循人之天性。“修道之谓
7、教”也就意味着儒家所讲“教化”,即教人循道,也就是使人顺循、复归人之天性。《中庸》又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w喜怒哀乐者,情也;情之所本,即是性。故未发之情,实即性也。此处不谓之性而谓之中,乃是要说明性之中庸之性质。因其未发,处于纯粹天然之状态,无过无不及,故而谓之中。中者,无过多之欲,如赤子之心,饥但求饱,渴但求饮,寒但求暖,此皆性之天然状态。无多欲求即不伤人害物,即非恶,故性无不善也。之所以要复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