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ID:21913652

大小:9.48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8-10-21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自信与革故鼎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不同的文化形态。两个核心概念:

2、超越视野一:天人之际(内向,还是外向?)超越视野二:终极关怀(入世,还是出世?)——现代西方(外向,入世)——传统西方(外向,出世)——传统印度(内向,出世)——传统中国(内向,入世)那么,现代中国该何去何从?何为文化1.古人对于“文化”的理解“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何为“文”“文”字的引申:①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

3、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②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③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④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2、古人对于“化”的理解“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经·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

4、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何为“化”“文”与“化”最早见于《易·贲卦·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

5、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七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汉/刘歆)《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6、隋书·经籍志》)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子部:儒、兵、法、农、医、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类书、小说、释、道;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别子为宗:宋学的分裂与传承程颐开创的学派,由朱熹集其大成,称为“理学”,又叫“程朱学派”。哥哥程颢开创的另一个学派,由南宋陆九渊继承,明代王守仁最终完成,称为“心学”,又叫“陆王学派”。除此以外,张载的气论为明末儒者

7、王夫之集大成,堪称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源头。阳明心学所谓“心学”——“圣人之学,心学也”。其学说的基本范畴是“本心”,基本命题为“心即理”。这里的“本心”指的是,孟子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人心天然具备的道德观念;“心学”的目标在于“发明本民”,教人明理、立心、做人。王守仁进一步认为人之本心根于天命之性,即“良知”,发现良知,扩充之,实行之可为圣人。以上这些,构成了“心学“的大致体系。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提出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命题。认

8、为孝、弟、恻隐之心为人所固有,不假外求。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从而以一元论的“良知”说代替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论。王守仁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此“心”不仅为人身主宰,甚且主宰着天地、鬼神、万物,“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