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础重点整理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

ID:21900383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_第1页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_第2页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_第3页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_第4页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美的本质1、难以定义美的原因(1),美的现象的多样性、差异性《掩盖了美的本质一般性、共同性。我们无法在这些不M的事物屮想象出任何一种能称之为美的特质的东西。(2),人的笑感的相对性、变易性掩盖了美的客观性、普遍性。因为人的笑感同人的心境、情绪密切相欠,懊丧吋看什么都不顺眼,高兴吋周围的一切都会美丽的多。此外,人的美感还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差异和阶级的不同而不断地发展。(3),美这个词含义过于广泛,至今难以统一。拉丁语中解释为愉快、善良、礼貌。《论语》屮美主要解释为善。艺术美的三种髙级审美要素:意蕴是指潜伏隐藏在艺术作品内部的深层

2、内涵,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风采、意味。意境足“意之境”,是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浑融统一的情景、艺术空白等艺术要素与接受者在对话交流中产生的一种美感效应。大题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M:—,景中有情,即景生情;M:二,情屮见景,即"情生景"。第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第三,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屮得以升华的审芙精祌和牛命意识与作品屮建构而成的ft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第网,韵味无穷。是指意境中

3、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乂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來阐述。典型在艺术作品屮,所谓典型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屮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屮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屯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髙审芙价值的艺术形象。第三章形式美第四章美的形态(范畴)宗咼一•崇高的表现(一)自然界的崇高第一,空间上的占冇巨大辽阔的广阔。第二,饱含力量和气势的显示。康德,数学的崇高(海洋、沙漠)和力学的崇高(高瀑、火山)题目:文中错误的本质是认为“自然美是客观的”但自然界的崇高并不都是自然界的崇高并不都是自然物的客观形态所构成的是对的。自然

4、美不等于自然物,因为自然物是物,而自然美是帘美意象,自然美是创造的1、它是人审美活动中在人心中产生的审美意象。2、自然美是历史的产物,离不开社会文化语境。(二)社会生活中的崇高1、强大的力fi2、伟大的精神3、高尚的质二优美优美是指一种优雅、柔静的美。一、简答、论述悲剧一•大题(概念、特征、例子)悲剧就是指主体遭遇到苫难、毁火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发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悲剧的特征(一)悲剧表现不可调和的矛后冲突(二)悲剧人物具有某种正面素质。一类足悲剧英雄,二类足善良人的悲剧,三类足有缺陷的好人的悲剧,四类是悲

5、剧主人公带有严重缺陷。(三)悲剧能产生积极的美好情感。第五章大题:美感的主要特点(定义+差异+相同点)一、弄清什么是美感,首先必须了解美感同快感的联系与区别。美感和快感一般总是相连的,美感大多建立在快感的基础之上。两者区别:快感仅仅作用于人的感官,是一种初级的感官舒适;则美感是深入人的心灵,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其次快感多为满足生理欲望需求,具有明显的实用目的;美感是为满足人精神上的追求,有一定的利他性,社会性,可以同别人共亨。再次快感足五官都可获得,越足切近£1身的感官,感受越深;美感主耍依靠高级的神经器官来实现的。二、美感是直觉与理性的

6、统-。所谓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对美的对象直接迅速的心理把握,体现为对笑的感性形式的敏锐感受和对帘笑内蕴的瞬间领悟。审笑直觉不排斥理性的渗透和介入。三、美感是差异性与一致性的统一。美感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审美主体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吋,其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美感的一致性桁不M的人在欣赏同一个宙美对象时,所形成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在菽木方向应该趋于一致的。四、笑感是超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审美联想包括(大题)移情说概念,时间地点,代表人物(观念),分类,价值,缺陷移情说是帘美经验中敁常见的,鉍富于真理性的一种说法。移情说迕西方作为一种

7、正式的审美经验理论,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代表人物:立普斯,他认为移情说主要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变成统一关系的结果,并亲身体验活在对象里的活动。分类:移悄在审美屮分为,由人及物和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是指人的悄感外移于物上,使物具冇人的生命,实际上这是借物来表达人情。由物及人是指物的某些特征以人格化,即“感物兴怀”、“触景生情”。价值:移情说在市美欣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局限:不过,立咎斯的移情说不M于一般的移情理论,他过分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说成是人主观情感所给予,而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存在性。心理距离说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在,《关于

8、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提!H这一问题。代表人物:19世纪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他认为人在帘美时应当同审美对象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既不能以实川的功利性的同对象过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