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

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

ID:21887183

大小:8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_第1页
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_第2页
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_第3页
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_第4页
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以皖北田村为个案建国60多年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乡土社会的同质性被削弱,人口的流动性之强更是史无前例。今日之农村已非昨日之农村。相应的,今日之农村教师亦不再是昨日之农村教师。农村在变,农业在变,农民在变,农村教师自然也在变。那么,如何去理解农村教师的这种“变”呢?如果我们希望深入理解社会变迁之中的农村教育,就绕不开对不同代际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考察。一、身份与身份认同“身份”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与“角色”相关,也是个体社会地位的标志。“认同”则是一个社会科学领

2、域的时髦词汇。泰勒(Taylor,C.)指出“认同问题往往被人们表述为‘我是谁’……而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理解什么对我们具有关键的重要性。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1]张君凤认为,“所谓身份认同,就是人们对自身归属的主动寻求。”[2]胡艳认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指教师自我通过对社会他人、环境对教师角色的看法的反思、判断,以及对社会所规定的教师角色内涵的认知和体验,形成自己对教师这一角色的感知、理解和意义的阐释。[3]在本文中,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在社会外部环境影响下,农村教师对自我地位、角色、所

3、属群体等方面的体验、判断、阐释和反思。就教师的阶层身份而言,德里达(BaronDahren鄄dorf)的“服务阶层论”着重强调了教师作为“服务阶级”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桥梁,是科层制体制中“社会身份的寻求者”,更认同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4]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路易斯·奥尔萨瑟(LouisAlthusser)有“学校是一种国家机器”[5]的判断。相应的,农村教师被视为国家意志在村庄的代言人。以上西方学者对教师身份的判断强调了教师的阶层身份,并未关照到中国社会的独特情境①。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其特殊性,阶层结构自建国

4、以来也出现了数次翻转。李强认为,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并不是简单拉大差距的过程,而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了政治上的不平等。[6]城乡差异导致了我国“丁字型结构”和“两极型社会”,“城市有中间阶层倾向”,而“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由普遍较低地位者构成的社会,农村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中产阶级。”[7]在较近的一篇文章中,李强进一步指出,社会日益分裂为“城市—农村”,“中小城市-超大城市”四个世界,不同世界之间社会分层结构迥异,且差异有加强的趋势。[8]在今日之中国,区域之别日益演化为阶层之隔,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凸显

5、。相比于本区域的城市,绝大多数农村始终处于这多重世界中最底下的一层。正如经济学家周其仁在《城乡中国》的前言中所写的那样:“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9]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层(middleclass)和工人阶层(onds)所说的情感结构(structureoffeeling)。[10]身处农村的教师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言群体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情感与身份相冲建国以来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变迁“农民”区分开来,更认同城市生活方式。

6、农村教师的岗位吸引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也需要更多强有力的公共支持,其长远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和文化的重建。关键词:农村教师;身份认同;口述历史;城市化突的境地。李书磊在其1999年出版的《村落中的国家》就细腻地描绘了这种冲突。他说:“(这些教师)在学校是以城市的身份在向农家子弟作现代生活的言传身教的,而回到家里,向外人自觉展现的却又是乡村形象。这大概就是乡村小学教师特有的身份冲突与尴尬吧。”[11]但这一切正在发生着变化。郑新蓉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敏锐指出,我国新生代乡村教师,即1980年代之后出生的农村教师

7、具有较建国60多年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乡土社会的同质性被削弱,人口的流动性之强更是史无前例。今日之农村已非昨日之农村。相应的,今日之农村教师亦不再是昨日之农村教师。农村在变,农业在变,农民在变,农村教师自然也在变。那么,如何去理解农村教师的这种“变”呢?如果我们希望深入理解社会变迁之中的农村教育,就绕不开对不同代际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考察。一、身份与身份认同“身份”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与“角色”相关,也是个体社会地位的标志。“认同”则是一个社会科学领域的时髦词汇。泰勒(Taylor,C.)指出

8、“认同问题往往被人们表述为‘我是谁’……而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理解什么对我们具有关键的重要性。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1]张君凤认为,“所谓身份认同,就是人们对自身归属的主动寻求。”[2]胡艳认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指教师自我通过对社会他人、环境对教师角色的看法的反思、判断,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