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

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

ID:21886296

大小: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_第1页
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_第2页
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_第3页
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_第4页
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 ——对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关系的实验研究——对逻辑逻辑学和心理学原是在哲学中并行发展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但在19世纪末期,弗雷格(Frege)在高举逻辑主义大旗的同时,坚决排除逻辑学中的一切心理因素。此后,两个学科被彼此隔离长达七、八十年之久。经过诸多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不懈努力,在20世纪70年代认知科学产生之后,逻辑学和心理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产生了逻辑心理学(logicalpsychology)和心理逻辑(mentallogic)这两门新的学科。心理逻辑(学)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以心理要素为自变量,逻辑要素为因变量。换句话说

2、,心理逻辑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一种逻辑思维,或者说,把人的心理活动映射到逻辑推理当中去。因此,它认为逻辑思维或逻辑推理受心理因素的影响[lp2_33。一些心理学家和逻辑学家已经以实验论证了上述观点,其中,1966年的沃森(P.C.arcusandRips)的条件句三段论实验堪称其中的经典。一、心理逻辑的经典实验马库斯和里普斯认为演绎逻辑是人类思维的基础,而三段论和假言推理则是演绎逻辑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他们将这两种演绎逻辑形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设计了条件句三段论实验。在实验中,马库斯和里普斯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向被试出示多组三段

3、论形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句子,即每组句子都包含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而大前提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例如: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字母B,那么另一面是数字1卡在每组句子中,大前提均不变,小前提和结论分别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且可以互换,因此,每组句子有以下8种不同的推理形式,由被试来判断哪些形式能够得出。按照演绎逻辑的规则,形式1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ModusPonens.MP),形式8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ModusTollens,MT)。在这8种推理形式中,只有这两种推理形式是逻辑正确的,其余6种都是错误的推理形

4、式。如果被试判断这两种推理形式能够得出,其余6种推理形式不能得出,则证明被试懂得演绎逻辑的规则,是遵循演绎逻辑的规则来进行推理的。实验统计结果如下:由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正确的推理形式中,接近100%的被试认同肯定前件式(形式1)的正确性,但只有50%左右的被试认同否定后件式(形式8);在错误的推理形式中,有30%左右的被试认同肯定后件式(形式5),20%左右的被试认同否定前件式(形式4),其他的4种推理形式(形式2、3、6和7)也均有低于10%的被试认同。对此结果,马库斯和里普斯认为是由于被试在推理过程中带人了额外的心理等因素

5、造成的。但是即使掺杂了各种非逻辑因素,人类推理还是基本符合里普斯基于演绎逻辑所建构的自然推理系统PSYC0P。因此,被试对在演绎逻辑中正确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的认同率最高。有意思的是,马库斯和里普斯的这一实验中,两种正确的推理形式(形式1和8)和两种被试认同率较高的错误的推理形式(形式4和5)正是构成沃森选择任务实验的四种推理形式,并且和沃森实验的结果也基本吻合。马库斯和里普斯的实验表明,人们在进行推理时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和逻辑之间不存在真空地带,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从以上两个实验中不难发现,无论是马库斯和里普斯实验中的大

6、前提,还是沃森实验中要被试证明(或推翻)的规则,都是一个假言命题。由于被试都没有经过逻辑训练,却几乎全部认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的正确性,据此,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断言,逻辑能力与语言能力一样,并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先天具备的!因此,逻辑应该具有基因遗传的、心理构造的特征和形式!_也正因为如此,充分•84•条件假言推理是心理学家进行心理逻辑实验时最感兴趣的推理形式之一。二、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的等价实验笔者认为,无论是肯定前件式还是否定后件式,都是演绎逻辑中对于假言命题的正确的理解形式(通过构造真值表,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逻辑公式是

7、恒真的),可以用逻辑公式表示如下:除此之外,对于假言命题,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形式,即演绎逻辑中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的等价形式,运用构造真值表的方法,我们可以证明以下两个公式在逻辑上分别是等价的:那么,人们在现实推理中,也是遵循这样的推理规则吗?即认为两个分别能够表示等价号两端的逻辑公式的句子也具有相同的意义吗?本文设计了以下实验试图来解答这一问题。(一)实验对象(被试)本实验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大学某一本科生公共课程的1一4年级的163名学生做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被试具有不同的性别,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年级,专业和民族。其中收回

8、有效问卷152份,无效问卷11份。(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向被试出示表现为具体语句的逻辑等价的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要求被试判断两个语句是否具有相同的意义。本实验共向被试出示两类这样的语句,在第一类中,语句1不变,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