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

ID:21881806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_第1页
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_第2页
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_第3页
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_第4页
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科普特点研究摘要微时代的来临,颠覆了传统传播规律,也使得公众科普工作面呈现新的特点。文章以传播学的角度,对微时代公众科普进行初步探析,从交互性、多样性、实效性和裂变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研究,并同时对在微时代如何推进公众科普工作给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传播学;微时代;公众科普1“微时代”与公众科普概述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的即时通信工具迅速兴起并广泛的影响着公众的工作与生活。首先,微博在中国的出现自然须追溯到2009年,当年“新浪微博”一经推出便迅速受到广大公众的热捧,并一度造就了全民“织围脖”的盛况。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了2.5亿,可以说

2、,“微博”迅速崛起正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2011年1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即时通讯软件微信,逐渐“语音短信”、“朋友圈”迅速代替了“微博”成为一种新时尚,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数可达到5.49亿,且用户数量呈快速增长势态,一个全新的“微时代”盛世到来。公众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由此可见,一方面,公众科普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不同,它是一种社会教育,它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公众科普以实现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

3、会化的大科普为目标,为此,它必然将不失时机的充分发挥当前社会上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就这点来说,公众科普本职上也是一种媒体传播工作。2微时代的公众科普特点近年来,科普工作者也借助微时代新媒体的东风,陆续推出了科普主体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普及科普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并迅速受到广大网民追捧与关注,以天文科普为例,人气科普微博新浪微博就有@NASA中文、@科学松鼠会、@北京天文馆朱进等。在微时代,公众科普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1)交互功能,“微”平台促进人人参与的大科普。微博、微信的应用,借助一个个微信的动作__“转发”、“评论”或者“点赞”,使得全民参与科普成为可能。“微”小动作的

4、出现,使得在每次科普事件传播的过程中,公众不再被动的只是作为科普的对象存在,而同时还成为了科普主体。在此过程中,公众的话语权和角色的选择权利得以充分体现,通过互动,公众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对各类科普观点进行反馈,给出自己的判断,甚至通过舆论影响科普主体的行为和观点,为人人参与科普提供可能。2)多样性,“微”平台实现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传统的科普模式中,由于传统媒介技术的限制,公众科普局限于单一形式,例如电视、电台固定时间段开展的科普节目、科学馆在既定时间内举办的科普讲座、科普作家推出科普书籍刊登科普文章等。在每次科普内容推送的过程中,科普主题的载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以一篇常规的科普微博

5、为例,就可以包括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简短的“科普博文”,以图像形式存在的“科普配图”、以视频或者音频形式存在的科普“微视频”等。此外,公众还可以便捷地阅读、下载或者共享自己感兴趣的科普资源,实现了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3)即时性,“微”信息造就科普传播的个性化。在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中,电视只能固定时间观看,受到时间限制、担心内容单一、报纸的时效性差、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而微博微信避免了这些问题,时效性强,及时发布各类信息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且传递的信息量大。另外,在当今这个资讯涌动、信息暴涨的时代,传统的大众传播已向现代的小众传播转型。公众在选择科普时更加趋于理性化、个性化,这种趋势所带来的群体分

6、解、转化。以博客、微博等新媒介平台,将传统“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转变为“点对点”的交流与对话,不仅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科普受众的满足感和归属感。4)裂变性,“微”力量汇成科普传播新动能。在传统的科技传播过程中,科普主体具有确定性,或者是政府机关、或者社会科普组织甚至科普专家、科普爱好者个人等,在传播上,科普的源头是确定的,在传递的过程中即使有反馈,但是科普主体和科普受众的角色是既定的,但在微媒体时代,新的传播媒介,使得每个科普信息受众瞬间就可成为科普主题(如微博转发),甚至有时候传播链条过程中引发的科普效果远大于首次科普传播的效果,如微博大V对科普的转发,如此裂变式的影响,使

7、得科普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形成新的传播动力,形成新的传播源,如此产生前期不可完全预估的科普效能。3几点建议1)整合社会资源,打造科普主体的多元化。在微时代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体,无论是政府机构、民间科普组织或者是科普专家、科普爱好者等,都可以成为公众科普信息传播的源头,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尽管从科普效果来看,不同主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但是在“微”科普上,各有利弊,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整合资源、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