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

ID:21871346

大小:7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_第1页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_第2页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_第3页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_第4页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雾霾污染治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2013年9月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明确提出了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目标,各地区也制定了雾霾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本文旨在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评估雾霾治理的政策效果。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确定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污染物排放、风力以及相邻地区的传输效应等;其次,将影响PM2.5浓度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建模,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矫正,大大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再次,基于大气国十条规定的京津冀各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目标计算各地区的大气环

2、境承载力;最后,在假定风力等气象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大气国十条规定的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利用统计模型模拟2017年的雾霾污染水平,模拟除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以外其余10个地区年均浓度60μg/m3和70μg/m3目标下PM2.5日均浓度发生频率的变化情况,评估和讨论大气国十条提出的京津冀雾霾治理目标。结果表明:按照大气国十条减排计划的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普遍高于其PM2.5浓度目标下的大气环境容量(邯郸市除外),即大气国十条所规定的减排措施难以实现既定的PM2.5浓度目标;PM2.5年均浓度目标从60μg/m3上升到70μg/m3,重污染天气发生频

3、率上升有限,大气污染物的减排量却显著下降。因此,要实现既定的雾霾浓度控制目标,天津和河北需要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雾霾治理应注重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率,治理重点应转向重度雾霾发生频率较高的冬季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科学确定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污染物减排计划。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京津冀;雾霾污染;分位数回归;PM2.5浓度目标X196;F061.5A1002-2104(2017)09-0066-10DOI:10.12062/cpre.20170722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面临严重的雾霾污染,雾霾污染治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解决

4、的重大问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提出了2017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达到60μg/m3、天津和河北的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降低25%的目标,制定了雾霾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1-2]。雾霾污染是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产物,雾霾治理政策评估需要深刻认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承载力是指自然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能力,体现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目的是在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评估雾霾治理的政策效果。长期以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存在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两种不同的发展理念。弱

5、可持续性认为自然资本的减少可以用人工资本来替代,只要自然资本和人工资本的总和不减少,就可以使得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流量的能力保持不变,因此技术进步和创新可以使人类社会不断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可持续性则认为有些自然资本是不可替代的,譬如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环境健康、食品安全等是无法用人工资本来替代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当代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付出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未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深刻的资源环境约束。近年来,生态红线、水资源三条红线等政策的陆续出台,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强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

6、,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需要在科学认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的评估。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及其测度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某一区域的资源环境要素所能承载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极限性、動态性、开放性和短板效应等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各种资源环境要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不同的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存在差异,而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往往是由最稀缺要素的承载能力决定的。而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的空间流动性差异,决定了开放性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空间

7、上不可以流动的资源环境要素而言,承载能力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环境禀赋条件。对于空间上可以流动的资源环境要素而言,可以通过区际交换和要素流动改变当地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环境要素在空间上是不能流动的,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环境容量,一个区域只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改变环境负荷,去适应环境承载力。环境政策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政策抓手,也是使区域经济系统适应环境承载力要求的主要政策手段。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如何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F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