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5904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关于中学体育教学策略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学体育教学策略的探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热点话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中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制定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 一、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能够融入团队,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根据有关调查报告,在众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中,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不到一半,可见,我国的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体育运动为学生
2、之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大家积极参与、互相配合,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体育运动中的很多项目是集体参与的,要人人积极参与进来,才能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比如,足球、篮球,学生们有不同的分工,各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配合他人,为其他的学生服务,缺一不可,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合作精神,学生们也深感团队力量的强大和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接力比赛中,每个小组为了完成各小组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小组内一致同意的方案进行比赛。这在体育团体运动中分工更加仔细。体育
3、委员与各小组成员共同拟订详细分工方案,指定各小组负责黑板报、解说词、拉拉队、服务、成绩报告、安全、班级排名、运动赛前心理辅导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比赛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多媒体技术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与学科教育的整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的工作场所和你关于教育的观念将被改变,也许改变得面目全非。”以往的体育教学停留在单一的课堂理论讲解和身体
4、练习上,学生学得枯燥乏味,对一些动作是一知半解。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动态、直观,还配上了解说、文字、视频等,符合体育的学科特点,学生们学习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丰富了教学内容。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比教师的示范更有说服力,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兴趣。 对于一些常规的动作,学生只要看到教师的示范,听明白讲解,再跟着进行练习就学会了。但是当遇到一些动作较快、比较复杂、难学的动作时,单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也不能让学生充分明白的,这时就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了。教师把动作通过多媒体放映出来,在疑难处可以进行动
5、作分解,用适当的播放速度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讲解分腿腾越的动作时,学生很难把“顶肩推手”的动作做到位,教师的示范动作也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观察。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把“顶肩推手”的动作要领分步演示出来,学生对动作就一目了然,学习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在体育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要做到恰到好处。多媒体固然有常规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但也不能过于夸大,在使用上要避免走极端。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花里胡哨,很多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结果反而分散了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干扰
6、了思维,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有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是主要的,不能一节课下来,多数时间是用多媒体演示,这就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长时间地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会出现疲劳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多媒体只能被放在辅助的地位上,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教师应把多媒体软件放在被支配的地位,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 三、把体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新课改明确提出以德育为核心,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体育教师首先要有对学生进
7、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生事物,自我意识强烈,看问题比较主观,比较叛逆。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导,让他们明白对错,对一些消极的现象要抵触,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其次,德育不是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就能让学生接受的,要在体育教学的环节中进行渗透,学生在活动中感到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竞争进取的精神,塑造勇敢顽强、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道德品质。 在有难度的体育动作中,学生会出现多
8、次的失败,很容易放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积极进取,树立必胜的信念。例如,给学生介绍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在国际体育赛事上频频取得的优异成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体育运动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学生们难免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肚子疼、腿疼、腰酸等,引出一些负面情绪,有的学生抱怨,有的学生怕苦怕累,有的学生说是活受罪。此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不适就取消运动,而要向学生灌输坚强意志,培养他们不怕困苦、百折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