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

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

ID:21835150

大小: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_第1页
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_第2页
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_第3页
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_第4页
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K53+000-K56+000)武川至格根塔拉线一级公路(乌市段)第一合同段路面基层开工报告K42+000-K45+000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武格线(乌市段)一级公路1标项目部二O—四年六月路面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起讫桩号为K36+976.658〜K80+000,线路全长43.1Km。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整体式、分离式两种断妞形式,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其中:K55+608.567〜K73+800段,为整体式全幅新建路基宽度24.50m;新建全幅路基组成:土路肩2X0.75m+左侧缘带2X

2、0.5m+行车道2X2X3.75m+右侧硬路肩2.5m(包括拦水带)+分隔带2m。K36+976.658〜K55+608.567和K73+800〜K80+000段,利用原有二级公路作为一幅路基宽度12m,新建一幅路基宽度12.25m,新建一幅路基组成为右侧土路肩0.75m+左侧路缘带0.75m+行车道2X3.75m+右侧硬路肩2.5m+右侧土路肩0.75m。路面结构层砂垫层:20cm天然砂硕、底基层:20cm水泥穂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水泥穂定级配碎石、面层:下面层6cmAC-20型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AC-16型中粒

3、式改性沥青混凝土。2主要工程量基层:33750m2二、施工准备1、施工便道该施工段位于省道101线的东侧,从101省道走施工便道进入施工路段。施工便道宽度约6米,经整平碾压后,可保证施工机械、车辆及填筑材料的顺利进场。2、测量放样根据该段路面基层的设计标高及宽度进行施工放样,并将有关测量放样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3、填料试验取料场为人活页碎石场。基层配合比:5:95,经对该料场的取样试验,石屑测定的液限为23,塑限为19、塑性指数为4。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2.285g/cm,最佳含水量:6.1%。碎石比例:9.5-31.5mm:35%

4、、9.5-19mm:16%、4.75-9.5mm:22%、0-4.75mm:27%。项目部按规范规定送各种粒径碎石至驻地办中心试验室进行平行试验,并将有关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复。三、工期计划及安排我合同段基层试验段工作己完成,根据总结报告,可进行大面积施工,计划工期于2014年6月16H-2014年6月19H,请予以批准。四、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分工1、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我项目部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机械、试验仪器已全部进场,并确定其职责、人员分工。(1)、项目经理制定全面、科学而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抓好具体落实工作。(2)、总工

5、程师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技术、工艺、质量、进度进行把关控制,向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3(3)、质检人员按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自检频率和方法完成所规定的试验和检査,做好质量检査记录,施工记录,建立管理档案,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4)、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制定施工的安全方案及措施,并在施工前,对现场专职安全员及管理技术人员关于安全要求、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项0部相应成立如下组织管理机构:施工投入管理技术人员数量表2、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保证体系3、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4、机械设备配铬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工期

6、耍求,投入如下机械设备:机械设备配置表测景和试验设备配置表五、基层施工技术力*案1、施工力•法本段混合料采用集屮场拌,自卸车拉运,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水稳层的施工严格按路诎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水稳层厚度、宽度、平整度、标高、横坡、压实度的检测应符合质量评定标准进行。1)、下承层验收经对底基层的各项指标(注:中线、宽度、高程、横坡、平整度等)验收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下一道路面基层的施工。2)、基层施工工艺流程a、基层施工时,采用“四区段、八流程”工艺组织施工,提髙工效保证工程质量。b、四区段:摊铺区、整平区、碾压

7、区、检测区。c、八流程: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整平、补充洒水、碾压、自检、报检。3)、基层材料路面底基层料场所取碎石、水泥,已经过项S部试验工程师和监理试验工程师试验,获取各项指标,能够满足路面底基层填筑材料的要求。2、基层施工工艺1)、施丁.放样在已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进行中线恢复,并在两侧边线外0.3-0.5m处每10m钉立钢钎,在钎架设*3mm的钢丝(钢丝平行于设计高程)作为底基层摊铺的高程、横坡、脖度控制基准线。松铺系数按试验段确定值1.255执行。2)、混合料的拌合基层混合料配合比采用水泥与集料重量比为5:95,混合料最大干密

8、度为2.285g/cm,最佳含水量为6.1%。混合料的拌和采用配铬有自动称量系统的WDB-500型拌和机进行集中拌和,装载机供料。拌和前,由试验室测定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施工配合比,向拌和机操作员进行交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