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20930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4
《对我国现行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国现行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的反思:我国现行的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对体育特长生进入高校学习提供了形式多样、尺度颇大的优惠,这些优惠政策让体育特长考生及其家长、招生学校、特长生输送学校或运动队皆大欢喜,也确实使大批体育特长生受益匪浅。但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考虑了政策本身的不良导向?是否对正在努力实行的“体教结合”有负面影响?是否考虑了教育效率?我们有必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角度进行反思。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反思 :G812.
2、5:A:1006-2076(2012)05-0105-04 体育特长生尤其优秀运动员在高考招生录取中享受一定的优惠由来已久,当前,体育特长生享受的优惠幅度大、形式多。多个省市在普通高校录取中对达到要求的体育特长生有一定程度的加分;全国有235 多所高校办有高水平运动队,这些高校对符合要求的体育特长生的优惠幅度更大,符合条件的考生高考分数只要达到当地省市二本分数线的65%即可(2009年前是60%);部分优秀运动员还有免试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此外,教育部还确定了80所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44所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以单独招生,
3、报考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特长生可以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只需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文化考试和报考院校组织的专业测试。形式多样的各种高招优惠政策,使体育特长考生及其家长、招生学校、特长生输送学校或运动队皆大欢喜。确实,在这些政策的帮助下,这些年我国高校体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有很多优秀运动员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并学有所成,完成人生的华丽转型。但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在多年的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认为无论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体育的角度,都有必要对现行的优惠政策进行反思。 1对现行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的反思 1.1
4、是否能够达到优惠政策的预期目的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有其目的。高校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也是给予为国家竞技体育发展贡献青春的运动员一定的补偿。长期以来一致认为无论对运动员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双赢的,但是这些优惠政策是否能够达到这些目的呢? 首先,能否培养出高水平体育人才?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后,在专业选择上多选择非体育专业。王玲、余清风(2010)调查研究发现,广西省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在进入高校后的专业选择为文理科专业都有,比较起来,文科类的居多,具体情况如下:55.8%的运动员
5、所选专业为文史类,21.7%的运动员所选专业为理工类,其他专业为22.5%。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之一是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而这些文理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都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设计的,又怎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呢? 唐东阳,等对我国现行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的反思 No.52012其次,是否能达到给予为国家竞技体育发展贡献青春的运动员一定的补偿的目的呢?诚然,优秀运动员从小就从事专业训练,忽略了文化学习,国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补偿是可以的。但是这些优惠政策否真正起到了补偿作用呢?在计划经济
6、时代,政府包办了运动员的训练、比赛、生活及退役后的就业,因而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潜在的不良后果并未完全显现。在20世纪末期,运动员只要读了大学,国家就会给安排工作,就拥有了“铁饭碗”,不用担心失业,优惠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和补偿作用。但在21世纪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铁饭碗”制已逐渐被打破,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即使有了大学文凭又有什么用呢?如果高校对招进来的特长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要求和普通学生一致,部分借助优惠政策进入高校的运动员会由于自身文化基础太差无法完成学业,最后只好主动退学或被除名;如果高校对借助优惠政策进入高校的运动员放松学
7、习标准,他们虽然能顺利毕业,但实际上根本没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走向社会后依然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起不到补偿作用。北京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说过:“冠军运动员这一块,他们获得冠军以后社会对他们的奖励其实都不少了,尤其是奥运会冠军,可以说名利双收,他们本身没有再付出很大精力去学习的欲望了,他们上学多是想混个文凭,以后:我国现行的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对体育特长生进入高校学习提供了形式多样、尺度颇大的优惠,这些优惠政策让体育特长考生及其家长、招生学校、特长生输送学校或运动队皆大欢喜,也确实使大批体育特长生受益匪浅。但这些优惠政策的
8、出台和实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考虑了政策本身的不良导向?是否对正在努力实行的“体教结合”有负面影响?是否考虑了教育效率?我们有必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角度进行反思。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