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

ID:21806751

大小:1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_第1页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_第2页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_第3页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_第4页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判与重构徐俊当前的语文教学正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广大语文工作者虽然一直在努力,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课程,语文教学一直备受诟病。其中,有课程设置的问题,有教材体系的问题,也有教学实践的问题。在当前的政策和体制范围内,一线的语文教师、研究者、评论家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语文教学发生改变的,应该是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2001年至今,语文新课程改革已走过15个年头。2011年修订版课标的理论构架非常新颖,理念非常先进,对语文的课程定位非常准确,在其指导下的教材做出了非常大的改变,语文

2、教学专家、名师和一线教师也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客观地来看,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有“穿新鞋走老路”“拿着新船票,登上旧客船”之虞。为什么把语文教学比作“客船”?因为我们往往站在教的角度考虑语文教学的问题,很少有教师、团队和组织能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因为我们刚从内容和主旨分析的误区出来,又自己挖了个语言文字训练的陷阱跳进去;因为我们片面关注了语言文字学习的效果,而忽视了带有持续发展的温度的学习生命、言语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站在“生命语文”的角度看问题,纵观十多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我们看到很多怪现象:首先便是“伪生本课堂”。打个不恰当的

3、比方,有的教师挂着“生本课堂”的“羊头”,把自己装成“导盲犬”,把学生当成“盲人”,一步一步往自己挖好的坑里带。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其次,有的教师一味追求课堂的完整和完美,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课间时间。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产生了致命的障碍。更有甚者,在大型教学活动中高呼“我的课堂我做主”,公然地“反客为主”,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有些教师不仅采用文学批判领域的“文本细读”策略来解读教材,也采用“文本细读”的思维教语文,生生地把“教语文”变成了“教教材”。还有些教师,只要有人听他上课,便尽力使出声、光、电、演的手

4、段,甚至激情澎湃,精神高亢,拿腔拿调,都不会正常“说人话”了。他们的心中没教学目标,特别是没有学生学的目标。没有目标,很多问题就搞不清楚了,备课、上课就没有方向了。在一波一波的教改浪潮中,还出现了“数典忘祖”的怪现象。有些教师一味求新求创,忘记了老祖先和前辈大师们的优良传统,甚至在专业杂志上公然抨击老一辈语文教学大师用毕生心血摸索、积累的教学经验。面对各种流派风格,面对各种示范课、观摩课,有些教师“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直至迷失了语文本性,迷失了自我,最后无所适从,在课堂上不知该“何去何从”。凡此种种怪象,归根结底是我们忘记了: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

5、的舞台;语文能力和生命属性是需要学生自我实践、习得的,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满场深刻的分析和体会!语文教学需要突破藩篱而重构,重构必先要反思。我们还是要透过老一辈语文大师的经典课例,正确认识“让学生学语文”的语文教学的本质。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要坚守“教学道德”,“不计虚名,一心全在蒙童”“不以己彰,不为师显”。课有四种境界,日不似课,日似课,曰乃课,日非课。我想我们最起码应该追求第三境,为了学生而上课,做到心无旁骛,不要太多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牵绊。在语文教学特点上,要把握住“工具性就是人文性”,这是2008年我给贾志敏老师的《卖鱼的

6、人》一课作的课评。有两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有记者问姚明:“你准备什么时候回美国啊?”姚明说:“不是回美国,是去美国!”还有夏衍一生中的最后一句话:“不是叫医生,是请医生!”这些看似是工具性的问题,但谁能说不是更加关乎人文性呢?至于语文教师应该有怎样的素养,优秀的个人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切不可因为优秀的基本功而迷失了自我。像贾老师他们这些老一辈的教学大师,通过他们的教学,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对语文的敏感力、学科操守、学科功力、教学智慧、治学态度等方面有所追求!在新课改教材的变迁中,我们或许都应记住:不管课程和教材怎么改变,语文都是有形的,时而放浪形骸

7、,啸傲山林,时而文质彬彬,形神兼美;语文都是有神的,可感,可叹,可歌,可泣,可以兴观群怨;语文都是有根的,关注人文,承载审美,关怀生命。如此,便可以不变应万变。关于教师的教学状态,应该借鉴蔡邕《笔论》中“欲书先散怀抱”的境界,上课也应放下功利的包袱。而这一切的思考,归根结底都应该指向语文教学的原点——“让学生学语文”。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得牢记陶行知的主张:先生之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构理想的语文教学。首先我们应该清楚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做到行思不错位——语文课不是内容学习,而是语言学习;做到思维不

8、错位—课文理解不是先有结果再有过程,而是在语言学习和阅读时间的过程中,得出文本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