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ID:2180504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1页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2页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3页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4页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选择206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6例产妇中有39例抑郁者,抑郁发生率为18.93%。结论:产妇年龄、分娩方式、产妇文化程度及产妇家庭经济状况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均有一定关系。关键词: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产后抑郁是产褥期精神障碍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多在产后1周发病,是指既往无精神病病史,而分娩后出现情绪障碍。文献报道,国外产后抑郁发病率为3.5%~33.0%,国内

2、为3.85%~18.48%[1-2]。它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婴幼儿的发育、情绪、智力和行为的发展,严重的还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1-2]。对在某社区的206例产妇进行了调查,主要了解产后妇女的抑郁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连续选取2008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在某社区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206例,无精神障碍的个人史和家族史,排除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重要脏器疾病;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无明显不良社会因素影响,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调查内容,自愿合作为调查对象。独立或在产后访视专业

3、人员指导下完成问卷;同意参与该项调查。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孕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既往孕产史、孕周、本次妊娠情况等一般资料;②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EPDS):量表包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4级评分,以评分≥9分为产后心绪不良(MB),评分≥13分为产后抑郁。国外报道,当以EPDS得分≥13分作为诊断产后抑郁的分界值,其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2%[3]。1.3资料收集:向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讲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同意之后,将EPD

4、S发放给孕妇,要求其在20min内独立完成量表的填写,当场收回,并对其完整性进行查看[4]。1.4统计学分析:采用双人、双份录入,以保证录入的正确性。经检查、核对后,锁定数据,用SPSS12.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结果2.1一般情况:206例产妇中,初产妇125例(60.68%),经产妇81例(39.32%),见表1。表1被调查产妇一般情况因素例数构成比(%)因素例数构成比(%)年龄家庭经济状况≤20岁20.97好4220.3921~30岁15072.82中12359.7131~39岁4823.30差4

5、119.90≥40岁62.91孕周文化程度34~36周4119.90初中以下199.2237~42周16580.10高中或中专14168.45分娩方式大专及以上4622.33正常分娩10851.46职业产钳、吸引器助产52.43工人和农民6632.04剖宫产9346.12职员9747.09新生儿性别无业4320.87男10751.94女9948.062.2产后抑郁的发生率:206例产妇中,无抑郁症状者106例,(51.46%),检出产后心绪不良(MB)者61例(29.61%),产后抑郁者39例(18.93%)。2.3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2.

6、3.1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的关系:206例产妇中,正常分娩108例,发生产后抑郁20例,发生率为18.52%;产钳、吸引器助产5例,发生抑郁1例,发生率为20%;剖宫产93例,发生产后抑郁18例,发生率为19.35%;三种分娩方式中,以产钳、吸引器助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最高、剖宫产其次。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2.3.2文化程度与产后抑郁的关系:206例产妇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6例,发生抑郁10例,发生率为21.73%;高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41例,发生抑郁27例,发生率为19.14%;初中

7、以下文化程度19例,发生抑郁2例,发生率为10.53%。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文化程度越高,产后抑郁发生率越高。2.3.3新生儿性别与产后抑郁的关系:206例产妇中,分娩男婴107例,发生抑郁症20例,发生率为18.69%;分娩女婴99例,发生抑郁19例,发生率为19.19%。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新生儿性别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无明显关系。2.3.4产妇年龄与产后抑郁的关系:年龄≤20岁产妇2例,发生抑郁0例;21~30岁产妇150例,发生抑郁27例,发生率为18.00%。31~39岁产妇48例,发生抑郁10例,发生率为2

8、0.83%;≥40岁产妇6例,发生抑郁2例,发生率为33.33%。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2.3.5家庭经济状况与产后抑郁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