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

ID:21801971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_第1页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_第2页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_第3页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_第4页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在大卫视的综艺节目、国内播出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二人转演员的身影。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二人转的发展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例如,姜昆就指出了二人转的涉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二人转仍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它就像车轱辘菜一样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压不败,生生不息。一、二人转民间艺术及其发展历史二人转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如果说,江南有昆曲,陕西有秦腔,那么二人转就应该是东北的昆曲和秦腔。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在多年的传

2、承中,吸收了很多姊妹艺术的精华,例如东北大秧歌、莲花落、话剧、相声、河北梆子、杂耍,甚至京剧、声乐等等都被二人转的艺人们在表演中以拿来主义的态度,糅合到二人转中,并广为流传。二人转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最早关于二人转的记录是: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当时称作小秧歌、双玩艺。二人转的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以流传。建国后,四平、辽源、吉林等地为演出二人转,相继成立地方戏队;六十年代,二人转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改革开放后,二人

3、转曲牌又不断出新;进入新世纪后,演员赵本山将二人转民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二、二人转民间艺术发展现状在漫长的历史时光里,黑山曾有过最多的二人转艺人群。这些艺人以黑山为起点,将创作出的丰富的二人转剧目,逐渐带入吉林、黑龙江直至覆盖整个东北地区。当前二人转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演员素质和发展限制三个方面。第一,内容需要净化。二人转源自民间,来自泥土,带些低俗气息在所难免。一方面,二人转表演中充满了幽默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二人转内容低俗。姜昆就曾指出二人转的涉黄问题不容忽视。然而,二人转

4、中的涉黄现象,恰是二人转被一些观众力挺的生命力所在。前些年,赵本山在回应此类批评时反复辩解说,大俗就是大雅。如果二人转真的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不会排斥这种声音的,倒会敞开心胸,接纳这些真实的批评、劝告,甚至怒骂。第二,演员素质需要提高。观众爱看什么就演什么,幽默接地气,这是二人转演员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但是伴随当前对于二人转内容低俗的质疑,二人转演员的素质也受到质疑。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历史原因的。二人转源于民间,因为东北有漫长的天寒地冻的严冬,演出场所的大车店、伐木场等地光棍比较多,便形成了春口,即黄段子。但现在有

5、些演出偏离了二人转本源,走低俗风格,完全靠黄色段子取乐,使得二人转演员的素质受到一些人的否定。第三,发展的地域限制。二人转植根于东北的黑土地,主要流传和兴盛的地方是黑、吉、辽三省,因为具有地方特色而成就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二人转承载了强烈的地域特色,也成为了独特的地域符号,因而也在发展中遭遇了一定的地域限制。例如,我国南方人民比较习惯越剧和粤剧,曲调比较温婉,而二人转艺术形式特殊,会使南方人觉得吵闹。中部地区的人们则觉得二人转缺少京剧和豫剧的高雅格调。二人转艺术的表演方式存在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

6、,因此难以突破地域限制,被广泛接受认同。三、二人转传承发展途径(一)二人转传承发展离不开黑土地黑土地是二人转的文化根源。二人转是朴素的、自然的,是大众的,有着黑土地的血脉和情感,不隔心、不隔耳、不隔音,二人转表现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剧本还是表演,都没有脱离东北大众文化。二人转的发展离不开东北黑土地文化,二人转中大量夹杂方言词汇,如:这疙瘩、扯犊子、唠嗑等等,体现了东北方言直、硬、狠的趣味。除此之外,感受东北人民的生活,反映东北民俗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是二人转继承发展的重要灵感。最后,我们也不能放弃二人转的

7、唱词中东北人重情重义、幽默机智的特点。只有从黑土地上汲取灵感,才能使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得到传承发展。(二)二人转传承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二人转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保持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在抗美援朝时,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就加入了战歌,例如,以二人转传统小帽名段《月牙五更》为创作载体,原曲对位创作;以精练说口语言为故事过渡连接,形象地赞颂了战将及其军功,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而在新时期,二人转为了适应人民群众的生活,会逐渐把流行的、现代的元素加进

8、去,不断吸收各种各样的歌舞形式,各种现代的综艺元素。总体来说,二人转是随着观众的喜好和时代的变迁而时刻改进的,要不断适应社会、不断创新、不断吸收融合其他艺术门类,适应历史现实。(三)二人转传承发展要适应市场二人转是东北民俗文化象征系统的一种新的象征符,只有与市场的有效联结才能让二人转得到传承与发展,保持生命力。在历史上,这是铁律。二人转演员必须面对市场,适应市场,背反了这个铁律,他们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