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94292
大小:1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景阳冈》读后答小记者“问”[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景阳冈》读后答小记者“问”《景阳冈》读后答小记者“问”任永刚讲读课文时的“问”,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应该有机会问教师。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多是一边倒,教师问,学生答,一节课一问一答到底,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时间甚少,教师问完后就以为学生都会了,而让学生问教师的极少见。笔者多年来倡导读书质疑,每教一篇课文,都给学生一个当小记者的机会来提问题,教师答小记者“问”。学生的“问”,可让学生讨论解决,也可教师直接作答,不好答的问题,就二次备课另择时间再答。这样做,是想把教师提问的数量减下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
2、读书、思考、发现疑点。这项小改革无须大理论,教师心里只要装上一个“敢”字就可以了,即课堂上敢让学生问。有一次小型教研,我市一位老教师执教《景阳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个环节是“读后质疑”。教师说,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就大胆提出来,无论字词句篇的问题,还是细枝末节的问题,都可以问,想问什么就问什么,看谁能把老师问倒。这一课提的问题特别多,有些问题教参上没涉及,真的不好答。这里捡主要的问题,把我们讨论给出的答案略加整理,与一线教师交流一下。小记者:人们常说“喝酒”,武松为何说“吃酒”?教师:说“吃酒”是方言,就像我们
3、这里把“抽烟”说成“吃烟”,有些地区把“喝茶”说成“吃茶”。“吃”,古汉语一般不当吃东西讲,义项有二:①口吃,俗称结巴;②吃吃,笑声。吃东西的意义,在古汉语里写作“噢”,一般不写作“吃”。喝酒、喝水、喝茶、喝粥等,都是普通话语汇,要注意正确使用。如家里来了客人,要说请喝水,不说请吃水。有篇课文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题目,这是一个固定短语,其中“吃水”是动词,指取用生活用水。习作引用这个短语,不可把“吃水”视为方言,改成“喝水不忘挖井人”。“吃水”,单指供食用的水,用作名词,则是方言。小记者:武松吃四斤牛肉十八碗酒是否夸张
4、?教师:生活中的确有大肚汉,可能吃这么多牛肉,一连吃了十八碗酒居然不倒的,恐怕找不出来,你想小说中能少了夸张的成分吗?不只如此,原著下文写武松在去快活林酒店的路上吃酒,每到一店吃三碗,一路吃了三十几碗,后入店醉打蒋门神,这样的海量不是更玄乎吗?作者之所以不惜笔墨描写武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能喝能吃,大呼小叫,是为了凸显好汉粗野、豪放、倔强、勇猛的个性。写吃酒是铺垫,为了烘托后面的“打”,前是打虎,后是打蒋,打的对象虽然不同,但都是借酒生威显神力,为民除害。若没有这段“吃酒”的描写,打虎的场面、打蒋的场面,就不会那么惊险、
5、那么精彩,武松的英雄好汉形象就会大大减色了。小记者:“三碗不过冈”是酒店名吗?教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中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课文改为“门前挑着一面旗”,写的也是这五个字。“招旗”,也称“酒旗”,有杜牧的诗句为证:“水村山郭酒旗风”。还有的称“酒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旧时酒店的幌子,用布做成,也称酒望子、酒帘。名称虽然不同,但都是酒家的标志。课文中称“旗”欠妥,感觉少了点古昧儿,建议改为“酒旗”。有的同学问,新版水浒传电视剧中的小店
6、门前高挂了两面酒旗,一面是“好酒百老泉”,另一面是“三碗不过冈”,不知为什么?电视剧把“酒帘”变对联,似有画蛇添足之感。原著上没说这家小店的名称,有的说是景阳冈酒店,这不可能,冈下不可能只此一家酒店,若都以地名挂酒旗,就不便于示人。小说中的这家小店,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另起店名,主人在招旗上写的这五个字,已有别于其他酒店的名称,且能说明店里卖的是好酒、劲儿大,无疑能招揽顾客,再挂一面“好酒百老泉”的酒旗就没有必要了。“酒旗”上多写店名或酒名,人们把它视为“三碗不过冈酒店”有什么不好?细想,作者描写“三碗不过冈”招旗,也为后面
7、写武松吃酒作了铺垫,好汉倔强,看了不信,就非吃不可。小记者:武松出门为何只带哨棒防身而不带刀?教师:书上说的“哨棒”,是一根木棍子。武松以为自己打死了人,才逃离家乡,到柴进庄上避难,逃离时随手拿一根木棍防身是可以理解的。有的说,武松知道那人没死,就与柴进告别,要回家看哥哥,他为何不向柴进要一把刀?就武松的个性来说,不可能主动要刀,他自以为天下无敌,专打天下的硬汉,要刀不是让别人轻视了吗?从武松离开柴进庄,到小店吃酒,上冈,作者不只十次八次描写哨棒,可见哨棒有“用”。后冈上打虎,哨棒被折成两截,这才引出了他赤手空拳打死一只
8、猛虎的更精彩的场面,这才算得上真正的好汉。假如武松真的带刀上冈,就变成“武松杀虎”了,还能凸显他的神勇、神威、神力吗?小记者:古人为什么把老虎叫大虫?教师:“虫”,泛指动物。《大载礼记·曾子天圆》将其分为五类:毛虫、羽虫、介虫、鳞虫、保虫。这里略作浅释:毛虫,指四条腿的,全身长毛的动物,如虎、狮、狼、狗等。羽虫,指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