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

ID:2179248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_第1页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_第2页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_第3页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_第4页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理解上的偏差与矫正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成为本世纪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人们在实践中由于理解上的局限性,出现了很多偏差。可以归纳为狭义化、简单化和片面化。要确切理解和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除了避免上述三个偏差,还应该树立学生是学校主人的观念和调整教学评价体系。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偏差矫正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校在教育思想定位中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是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是学校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学生主体概念的提出,是当代教

2、学论研究的一大历史进步,也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标志着教育理论研究开始转向重视人的因素。[1]所谓主体,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学生主体强调的是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整体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能动性是指主体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学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整体性是指教育要面向全

3、体,注重个体差异性,认识到这种发展差异性的重要价值,然后提供针对个性差异的教育,做到人人都成功。基于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的上述诸多特点,我们认识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化、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和新型师生关系都在呼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们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认识肤浅,理解片面。“以学生为主体”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本文拟根据考察,分析这些理解误区并提出个人见解。一、狭义化狭义化是指有些人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只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是教

4、师的事,与教学管理关系不大。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管理者通常都会单方面地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废除填鸭式和一言堂,倡导小组活动和讨论式。作为教学管理者,好像和自己关系不大。他们一丝不苟地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足够的形形色色的理论课程,却没有留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更没有留出可供学生“自主”的空间。而作为教师又必须在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督下完成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也就是逐页念完教科书)。更有甚者,课余时间也不能幸免。就我所知就有这样的大学,他们规定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场

5、所上早自习和晚自习,并且是在辅导员的监督之下进行。他们认为不这样做唯恐学生早晨睡懒觉浪费时间,晚上放任自流不务正业。这样一来,学生每天、每小时的时间都被校方严谨地计划好了,学生剩下的就是遵守和服从,根本谈不上发挥什么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就是一句空话。实际上“以学生为主体”首先是教学管理者和教学设计者的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其重要途径是实施主体性教育。而实现主体性教育,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观。任何教育观都能通过教育管理观来体现,有什么样的教育管理观,就会有什

6、么样的教育管理行动。而教育管理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科学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对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至关重要。[1]因此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是教学管理者的事;也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等。二、简单化简单化是指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以学生为主体”内涵,认为在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多活动,课后给学生多留作业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教学管理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而课堂教学则是核心。如何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责无旁贷。但目前确有一些教师对在课

7、堂上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理解比较肤浅。有的教师不考虑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也不顾问题的深浅和难易程度,就盲目地让学生分组讨论。由于活动没有事先进行周密策划,活动过程中监督不得法,活动后又缺乏反馈和评价,这样的教学行为看起来似乎让学生动起来了,但实际上是低效的,是对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曲解。那么怎样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能单纯理解为学生简单地动起来。这种“动起来”是要遵循几个原则的。一是面向全体。也就是说不分厚薄,不计优劣,全体学生的高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和与之相适应的目标任务,这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8、学活动的基础。二是要让学生的脑筋要动起来。课堂活动设计时要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上打主意,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按照教师的引导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