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80645
大小:59.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课程标准自我认识与成长小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长小组》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成长小组课程编码:学分:1.5总学时:27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一、前言1.课程性质《成长小组》是一门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的课程,该课程作为社会工作团体活动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积极的态度,以发展其良好的学习、生活适应过程。目前,成长小组这门课程己在大学广泛开设,该课程在解决大学生各类身心M题、确定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本门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后续各类社会工作课程铺垫良好的基础。2.基本
2、理念成长小组的教学目的nJ概括为:提升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促进自我成长。这种自我认识和成长无法依靠说教來完成,它必然是一个发生在学生自身的过程,必须由学生本人自己來完成,所以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参与式教学法为理论基础,采川团体社会工作的形式为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体验式的学习。此外,本课程也是一个促进教师重新进行或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教与学相互交织着,教师和学生彼此生命影响着牛.命。3.设计思路结合成长小组的基本理念,本门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在前
3、期阶段,教师耑要营造良好的信任氛围,引导学生放下心理防御机制,乐意与其他学生沟通;在中期阶段,通过“我眼巾的我”、“他人眼巾的我”、“理想巾的我”、“不断成长的我”等主题,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在后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参与课程以来的收获和成长,力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自我认识和成长,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自己,并具备一定的自我觉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其心理成长和成熟,力未来从事社会工作事业做好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准备。2.具体目标知识目标①比较
4、全面地把握自己的基本性格特点;①了解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主要方面:②比较准确地丫解自己的重要态度和价值取向:①深入了解影响自己性格、行为和态度形成的原因;②清醒地了解己的生活现状与未來的联系。技能目标①提高自我觉察能力;②提高自我分析能力;③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素质目标①学会悦纳自我;②形成自我探索和认识的兴趣:③体会与他人分享的满足感。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荇和要求参考学时理论实践1成长小组的理论和方法①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②自我认识与成长的基本概念③影响自我认识与成长的关键因素④参与式学
5、习法的理念和方法①能运用自我认识与成长的知识进行简单地自我分析②能运用参与式学习法参与课堂活动122开始阶段我们在一起①相互认识并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②澄清课程期望和R标③学习开放自己④制定小组契约①能开放自己并与他人沟通②能遵守制定的小组契约133中期阶段我眼中的我①我是谁②我如何成为今天的我③重新认识自我①能进一步认识自我②能了解以往生活经历对今天的我的影响134中期阶段他人眼中的我①他人眼中的我②我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③统和“我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①能从多维度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②能区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
6、间的异同③能进行多角度整合以13更企面地认识自我5中期阶段理想中的我①探索“我理想中的我”②别人理想中的我③实现理想,从现在做起①能对理想中的我进行更现实的把握②能扩展自我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将理想中的我、现实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更好地统和136中期阶段不断成长的我①整合三个“我”②我的社会支持系统①能对三个“我”进行整合②能意识到不能A我整合而出现的问题③能认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性137成长小组结束阶段①面对小组离别②我们小组的路程③小组课程评佔①能总结和评估本课程给自己带來的成长和效能②能保持积极心态并且勇敢面对未
7、來13四、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本课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授课。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除了班级教学以外,可以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参与式教学法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祌起着重要作用。2.教材编写建议本课程采用自编教材的方式,提前为学生
8、准备讲义,讲义的参考书籍来源于以下书籍:①林孟平,2007,《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该书系统介绍了小组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书中谈到如何面对不同状态的组员、小组长应该具备的带领技巧的素质和一些活动。②王慧君,2008,《团体领导者训练实务》,台北:张教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该书详细写出了在带领团体各个阶段中所需要的活动,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