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78720
大小:68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4
《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作者:不丹 来自:西园论坛 已阅:1632 时间:2007-7-13 录入:zhangjingzhen 2007年7月13日佛学研究网 在读到《空谷幽兰》之前,终南山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是武打片中的虚幻场景。 当然,我知道它仍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但这种存在和不存在有什么区别呢?太多的地方,都已被太多的人、太多的远远可以闻见的俗气改造得面目全非。我的一个朋友如是形容他参观过的名胜:来到那些地方,好象蛇已经遁隐,只留下一堆蜕下的蛇
2、皮。 ——直到翻开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 这个曾在台湾出家当过两年沙弥的大胡子美国人,用他的眼睛和脚步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 四个月后,我去了终南山,也拜访了一些住山的修行者。包括两位比尔·波特在书中采访过的人,其中一位已有八十多岁,他们都对这个特别的老外印象深刻。 我无意记述终南之行,因为短短一周的寻访是肤浅而表面的,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希望为人所知。 我曾在途中偶遇一位气质超然的比丘尼,独自住山八年。当我想为她照张相片时,她微笑地看着我:“呵,照相,我们又何时不在相中呢?”让我无言以对。
3、今天,在电脑中看到一年前的那些照片,想起这些远离浮躁世间的深山修行人。仅仅说是心向往之,实在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慨。 贴一部分,与论坛各位同修分享。 一位来自东北的比丘尼的茅蓬 我去的时候,她正在屋里制作土炕,这是度过终南山漫长冬季的必要保障。 我们就站在这个门口谈了许久。 这位比丘尼住山不过一年,她的茅蓬是以前的住山者留下的。 她觉得,有这样的屋顶遮蔽风雨已经足够。 有些住山者,仅以石洞蔽身 这也是一处闭关洞 看见这道形同虚设的柴扉时,我想起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层层铁门。 有个从国外回来
4、的孩子看见那么多铁门时,惊呼为妖怪的家。因为童话书中的妖怪,都住在带铁门的房子里。 什么时候,我们才不必有那么多防备呢? 住山者的炉灶和土炕 这里住在一个喇嘛,我前去拜访时,他正在为时三个月的止语期中。 从外部观察,这间依洞窟而建的茅蓬充满画意。 这是它的正面。屋内除了一盘窄窄的土炕外,一无所有。 我去的前一年有对母子来此打佛七,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干枯的松毛就是他们的被褥。 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也是一处闭关者的茅蓬。这间茅蓬,已经是用砖砌的了。 长期的住山者们,大多住上了类似的瓦房
5、。 住山修行的尼众们更为艰难,她们还需要相对坚固的墙和门来保障安全。 这是我在终南山见到的最美的茅蓬。 事实上,在比尔·波特的书中,也是这样记述了他的所见。 这里所住的尼师,七十年代在此落发出家,一住至今。 她的师父慧远,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圆寂。 她告诉我,师父在的时候,这里只有两间小茅屋,四周种满鲜花,宛如净土。 瓦房是近年才逐步盖起来的,垒墙的土坯,是她去远处的西山坳一筐筐背来的。 门帘中,是这处茅蓬的大殿,异常整洁。 这里只住着两位尼众,但每天都准时敲钟上殿,日日如此。
6、 灵塔中的慧远法师,住山三十余年,异常精进,日诵《法华》七部,是终南山著名的“法华行者”。她的弟子说,诵一部都需要不少时间。师父不仅能背,且熟到极至。此外,她还严持戒律、念佛不辍。 十多年前,她预知时至,临终前谆谆嘱咐弟子修行之道,说至夜半,安详坐化。弟子们一无准备,临时去各处寻找火化所需木材。在准备后事的几天中,慧远法师始终端坐着,栩栩如生。 火花后,弟子们找到了很多舍利,但因慧远法师临终已吩咐:烧出来不管是有什么没什么,不许拍照,放在一起便是。现装于此塔。 慧远法师的灵塔旁,是同门慧因法师的灵塔。
7、 当年,她们一同离开东北。慧因法师主张去云居山亲近虚云老和尚,慧远法师则意在终南山。商量了数月,意见相持不下。 某日,慧远法师梦见一童子引领她们来到终南,并现种种祥瑞之相。 两人遂结庐终南后山,终身未曾离开。 (信息来源:西园论坛)【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对本文的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