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ID:21751221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4

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_第1页
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_第2页
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_第3页
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_第4页
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我国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虽几度兴废,但其在吸引优秀学生投身教育事业,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由此也彰显出免费师范生政策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历史回顾基础上反思了当下免费师范生政策,并从明晰政策的核心价值、彰显政策的人文关怀、统筹处理好与政策核心价值相涉的其它价值的关系等维度,提出了完善政策、优化政策效益的建议。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是关涉国家教育振兴、人才培养的宏大行为。自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至今历时四年,即今年是首批免费师范生毕业

2、并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在此时对免费师范生政策予以回顾和理性反思,是考量当下政策践行情况,追求政策效益优化,以及完善政策的价值诉求。一、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缘起和发展历程(一)1902年:免费师范教育之肇端我国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属晚清邮传部尚书盛怀宣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其对所有学生免收学杂费并发放津贴。而我国免费师范教育在全国的贯彻执行,始源于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颁布该学制时专门制定了《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师范生“无庸纳费”,同时指出:“初级师范学堂毕业的学生,从事教员之义务年限,由官费毕业者六年,简易科生三

3、年;由私费毕业者,本科生三年,简易科生二年,此年限内不准私自应聘他往营谋他事。”此外,章程还规定:“初级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如有不肯尽教职之义务者,或因事撤销教员凭照者,当勒缴在学时所给学费,其数多少临时酌定。”由优级师范学堂毕业者,“有效力本省及全国教育职事其义务年限暂定为六年。”对不尽义务者,《章程》也有明确规定:“毕业生有不尽教育职事之义务,或因事撤销教员凭照者,当酌令缴还在学时所给学费以惩罚。”当然,在不纳费的同时也允许自费生的存在。师范教育免费,对当时国民教育、教师知识水平的提升等都是一积极举措。(二)1912-1922年:师范生免费教育“前规

4、后随”的发展路径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教育政策也随国家政权的更替而发生变化,师范教育同样如此。即或如此,师范生免费政策却一直持续到1922年。在此期间,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民国政府在1912年发布了《师范教育令》,该令规定“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免纳学费,并由本学校酌给校内必要费用。”“师范学校经费以省经费支给之,高等师范学校经费由国库金支给之。”在实行公费待遇的时候,也酌情酌量吸收一定自费生,但自费生人数、费额,在师范学校由省行政长官核定:在高等师范学校则由校长酌定,并呈请教育总长认可。如此一来,

5、既有利于扩大生源,又能减轻国家负担,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除此之外,该令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事教服务期的规定也更为灵活:“本科公费生之服务期,自受毕业证书之日起,以六年为限;但经教育总长特别指定职务,及服务于边缘之地者,得减至四年。”“专修科公费生之服务期,自受毕业证书之日起,以四年为限;但经教育总长特别指定职务,及服务于边缘之地者,得减至三年。”对于本科专修科自费生则减半。同时规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在义务任教期间,经教育部许可,可升入高等师范学校或普通大学研究科深造。这些措施既有利于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各级师范学校,又鼓励师范生奋发向

6、上,努力工作,积极到边疆和边缘地区执教,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三)1922-1932年:师范生免费政策被取消随着新式学堂和各项新政的推行,学校经费的在没有政府足够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北洋政府于1922年11月颁布了《壬戌学制》,这部新学制的出台直接导致了“师中合并”,“高师改大”现象的发生,该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该学制主张采用“开放式师范教育”体系,即不依靠师范学校培养教师,而是通过综合大学或专门学院附设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等,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提供教育专业训练,再对合格者授予“教师资格凭证”。这样,师范教育的独立

7、地位逐渐丧失。因新学制将师范与农、工、商科并列,使得各省相继取消了师范生应该享受的免费待遇,结果使得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一系列有利于培养优良教师的制度和政策随之改变。新学制仿照美国“多留各地伸缩余地”的灵活形式,而未对师范毕业生任教年限做出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师资稳定性。加之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任学校自定而缺乏全国统一性,致使该时期的师范教育逐渐失去独立地位,并缺乏专业标准。(四)1933-1949年: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恢复与执行从1922年到1932年,因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经济状况低迷,教育经费紧张,学校收费日益高涨,造成师范教育质量下降,数量

8、骤减。在有志之士的多方奔走努力下,南京国民政府在1928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