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33607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现行教材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现行教材比较研究一、缘起——打开另一扇窗 我日前准备进行浙江省教育厅电教课程的拍摄,并确定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教学内容,有幸得到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对该课教学设计的直接指导。 在交流中,斯老师传达了不同版本教材间通过比较互相借鉴的研究思路,并认为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中可以渗透运用。这一思路在为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多样性选择的同时,也为我开展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自2000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一纲多本”的方针以来,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
2、学课程标准》之下已通过验收的教材有6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西南师大版、北师大版和青岛版。针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本质认识、内容呈现和实践操作探究这三个方面来比较异同。希望能在教材的理解上拓宽原来的思路,从而为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服务。 二、比较分析 1.“一纲”下的本质解读 分析:1978年大纲首先提出了渗透现代数学思想的要求,规定:通过直观,使学生尽早接触集合、函数、统计等一些现代数学的思想。自此,《比和比例》一直作为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
3、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主要承载着函数思想渗透,为中学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的作用。 现行《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第二学段(4~6年级)对与《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间接相关的内容阐述如下: 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参见附例]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附例:彩带每
4、米售价4元,购买2米、3米……彩带分别需要多少钱? 填一填: 把上表中长度和价钱所对应的点描在坐标纸上,再顺次连接起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a.所描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b.估计一下买1.5米的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 c.小刚买的彩带的长度是小红的3倍,他所花的钱是小红的几倍? 探究:从上可见,《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非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内容,函数思想的渗透也主要是通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教学来实现。 解析例题的解决,首先是完成表格(感受成正或者反比例关系的数据特征),接着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正比
5、例的图像(明确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这应该是函数思想的最直接体现,第三步是利用图像估计(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具体操作),最后是正比例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应用。 教材编写中,以人教版为代表的思路认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解比例的基础,而通过对正反比例的认识一是为了渗透函数思想,二也为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考虑(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解比例来实现)。 图解如下: 浙教版,苏教版,青岛版都是这样的思路,以《比例》为该单元的标题进行编排,而其中对于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都进行了
6、深入教学。 西南师大版则以《正比例和反比例》为单元标题,而其中第一部分小标题为《比例》,通过三个例题逐步完成比例的意义到解比例的知识建构。我以为,这种编排形式是基于课程标准传达的理念,即对渗透函数思想的强化,但在实际教学内容的编排中还是传承了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典型思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分析中明确指出:与老人教版教材相比,删去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内容。认为:学习正反比例,实际上是学习一种函数思想,而比例的知识不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必要条件,也考虑到有些问题不一定非要用比例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
7、是利用比的意义去解决,同时为了突出主题,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概念记忆负担,教材没有过多的引入概念,所以在小学阶段不再教学比例的知识。(引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该套教材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编排与人教版相应学习内容比较: 思考:综上所述,“一纲”之下对于通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渗透函数思想的理解并不相同。而这直接关系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部分教学内容存在的必要性。 再次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
8、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此外,在第二学段(4~6年级)目标中也多处强调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联系教学实际,我认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作为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背景下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是学生发展观察实验、比较判断、猜测推理、验证归纳等数学技能的重要载体。函数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点的要求较高,通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