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ID:2172980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_第1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_第2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_第3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_第4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质量,作者提出了完善当前教学方式的方法。以作者所在学校某班级的学生为测试对象,从提升体验式环节的课时分配、引导式授课方式的引入、体验式教学环节的实施等方面验证教学改革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一学期的新教学方法试运行。学生在学习、学习兴趣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一、引言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塑造儿童美德、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生活技能,以达到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素质、善于探究和热爱生活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针对授课对象是儿童的特点,为确保学生

2、的学习质量,达到既有利于学生在人生启蒙教育阶段的良好品德培养,又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和做事技巧的双重目标。因此,探讨合适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我校采取的是以教师讲台授课,学生台下听讲的传统教学方法。尽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大量的故事引入,并在一些生活技巧介绍中,设置有体验式动手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学生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却也存在显著的弊端。主要的问题有:第一,理论与实际脱节。虽然在授课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也能懂得许多的道理,但是由于知识点主要来源于书本,而缺乏相应的实践知识,故造成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在生活中做到身体力行,即学习的效

3、果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二,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有限。虽然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体验式教学环节,但是所占课时比例偏少,且针对性不强,以至于让学生亲自动手的程度不够,故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2]。综上所述,当前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即从各个细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  (一)课时分配的调整  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基本的思路[3]为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体验式环节,即有意识地减少理论课时的授课比例。首先需要进行改变的,是在总课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于理论和体验式环节的课时调整。根据本校该课程的特

4、点,一学期该课程的课时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  (二)引导式授课方式  引导式授课方式[4],是指在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多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该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将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角色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角色,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强化课程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至于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引导,可以采取提问、思考、讨论等环节,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内互动。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涉及关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品德的知识点中,可以采取如下教学措施:第一,通过多媒体以动画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开篇引入一些经典小故事(如孔融让梨、扇枕温衾等)

5、;第二,待学生看完这两个故事之后,由授课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如何组织学生按照小组展开讨论,积极思考;第三,待学生讨论完毕,让学生回答自身的感受,并整理答案;第四,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引出做人应该尊老爱幼的主题。通过引导式的理论教学,由于增加了?W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过程,其学习兴趣能够有所提高,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体验式教学环节的实施  体验式教学环节[5],是指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生活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布置相应

6、的实际任务,使学生更多地去体验生活细节、感悟人生的环节,即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该环节的实施中,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授课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例如,为培养学生节约、低碳环保以及反对铺张浪费的人生价值观,可以设定一个题目,即让学生们搜集生活当中的废弃物,然后将这些东西组装成简单、有用的产品进行循环使用(如可以用废纸、盒子等做成精致的垃圾桶,用废弃的易拉罐,通过简单的操作,做成笔筒等),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并进行操作,教师则主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他们解决以及监控学生的体验环节。通过该环节的实施,既培养了学生的高尚价值观,又训练了动手能力,达到一举多得

7、的教学目标。  (四)考核方式的变革  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以分数高低为学习判别标准的考核形式并不适用。因此,课程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6],即通过理论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互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参与情况以及最终的作品展示等,每一部分均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成绩,最终的总成绩,由各部分的成绩综合评定。考核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一卷定终身”的传统模式,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