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24648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洁净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洁净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在煤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的形式下,《洁净煤技术》作为煤化工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课,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通过对《洁净煤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洁净煤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因此,在煤化工专业开设了《洁净煤技术》然而,现有该课程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出实践型应用人才,其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在《洁净煤技术》课程教学中摸索,笔者认为该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2.1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一部分教学内容显得陈旧且不实用,这就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使之与将来的工作实践相结合,适应社会潮流发展的趋势。如当前煤炭洗选技术主要是重介质选煤和浮游选煤,而课本内容主要介绍跳汰,如不更新教学内容,势必造成教学与应用的脱节。 2.2教学方法及手段需要改革 《洁净煤技术》课程一直缺
3、少相应的实物或模型教具及相关的视频资料,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不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2.3实验及实践环节需要加强 由于缺乏实验条件,所以学生动手能力基本没有得到培养。现场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在购置实验仪器资金缺乏及实践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应想方设法加强实验及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对理性知识的理解。 总之,为提高学生对《洁净煤技术》的兴趣以及教学效果,应刻不容缓地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建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课程。 3.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该课程的教师如何把握课程特点,
4、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较好地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大有讨论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洁净煤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方面的一些教学心得。 3.1教学内容以实际应用为主,突出重点 对于煤化工专业的学生,学习洁净煤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各种常规设备基本原理、操作及维护知识、熟悉简单生产过程,了解一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一个完整的洁净煤技术课程体系应包括有十章的内容,那么在40学时内要详细讲授八章的内容显然很不现实,因此教学当中应强调基础及其应用,选择煤化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设备及流程进行讲解,突出重点。即在教学中适当降低理论要求,着
5、重讲清结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增强实用内容,减少微观分析,注重外部特性及其应用。例如: 第十章对于各类先进的粉煤燃烧器,主要讲解有代表性的一两种即可,其他以简介和自学为主。“先进的粉煤燃烧器”重点讲解SGR型低NOX燃烧器和PM型低NOX燃烧器,其他几种以简介和自学为主。 在烟气净化一章的烟气除尘中,讲授重点由技术落后的旋风除尘器转移到当前应用较多的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及电除尘器。 这样即节约了课时,又突出了重点和实用性。 3.2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洁净煤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直观、生动
6、的形式描述知识形成过程的特点,使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采用动画制作,将在黑板教学中难于表达的设备工作原理进行动态演示;将拍摄的工厂车间内实际操作系统及操作过程进行播放,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3.3采取兴趣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很多学生反映,《洁净煤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枯燥且难于理解,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举例是激发兴趣的一种主要方法。 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摘要】在煤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的形式下,《洁净煤技
7、术》作为煤化工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课,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通过对《洁净煤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洁净煤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因此,在煤化工专业开设了《洁净煤技术》然而,现有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出实践型应用人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