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

ID:21708191

大小:263.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20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_第1页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_第2页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_第3页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_第4页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资产减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资产减值会计的难点与热点西南财经大学余海宗第一部分2006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1)在减值测试时间上,我国与国际准则IAS36不尽相同。新准则要求主体定期(在会计期末)根据有关迹象核查减值。对商誉特别明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但对特别规定的资产没有相应的特殊规定。(2)在资产减值能否转回的问题上,国际准则IAS36规定可以转回,我国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已经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原因是我国企业利用减值转回人为调整利润现象频频发生,对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结果,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

2、失不同程度人为调整损益,2家ST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32495和4500万元,占各自当年净利润的309%和581%,成功地摘除了ST;4家上市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28080万元、6885万元、6373万元和5003万元,避免当年出现亏损;6家上市公司维持或提升了公司的业绩。(3)与国际准则比较,新准则没有采用产出现金单元的定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定义。但是没有规定减值迹象判断和计量确认操作过程。国际准则IAS36的现金产出单元更详细的规定了减值操作。第二部分资产减值会计的难点与热点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二、资产

3、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三、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难题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一)20世纪中期关于资产定义的争论1、20世纪早期,会计界长期的看法:资产就是成本,成本就是资产。如佩顿和利特尔顿:“资产是未消逝或未耗用的成本”,即已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亨德里克森也认为“资产的性质是未分摊的成本或未结转为未来各期的数额”。2、30年代坎宁认为“资产是指任何货币形态的未来服务或任何可转换为货币的未来服务。”3、53年AICPA发表的第1号“会计名词公报”认为:“资产是按会计规则和原则进行结帐而被结转为借方余额所代表的某些事物。”4、

4、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认为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所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的经济资源。”5、FASB对资产的定义作为了重大突破,它认为资产是“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获得的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与传统概念的显著区别在于资产的基本标志,是看它能否有助于企业在未来期间获得或实现经济利益,将“未来的预期经济利益”作为资产的实质;另外还表现在资产与成本的分离。(二)资产减值与收益确定观的选择1、经济学收益亚当·思密在《国富论》中认为收益是“财富的增加”。古典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将亚当·思密的定义具体化为三

5、个方面:(1)得到心理满足的“精神”收益;(2)获得服务的“实体”收益;(3)收到现金的“货币”收益。林德赫尔把收益视为利息,即作为资本物在不同期间的“增殖”,因此在特定期间的利息与预期消费之间的差额就称作“积蓄”,这一观点把收益确定为既定时期内的消费加积蓄,积蓄就等于期间内资本的变动。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可消费的数额,并且他在期末的状况保持与期初一样好”。2、会计学收益会计学对收益也有不同的解释,但一般认为,收益代表投入价值与产出价值之比,或是产出大于投入的差额。根据传统的观点,会计学收益又称为利润或盈

6、利,通常指来自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它具有以下特征:(1)会计学收益基于企业的实际发生交易,主要是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扣除为实现这些销售所需的成本。(2)会计学收益必须根据“会计分期”基本假定。(3)会计学收益必须考虑“收入实现原则”。(4)会计学收益要求按历史成本来计量费用。(5)会计学收益要坚持配比原则。传统会计学收益的好处是:(1)这种概念已经经过时间考验,长期为管理当局或报告使用者普遍接受;(2)它是基于实际或真实的交易,收益的计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3)由于依据收入实现原则,会计学收益能符合稳健性原

7、则;(4)它有助于反映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使用情况,便于其控制和报告既定的受托责任。对传统会计学收益的批评是:(1)由于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的限制,会计学收益无法确认在既定期间内持有资产的价值增减,从而不利于反映本期的实际收益;(2)由于资产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基于历史成本的传统会计收益不便于比较;(3)传统的稳健处理可能导致收益数据的失真或误解,或者造成人为操纵损益的弊端;(4)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可能使使用者误认为资产负债表代表企业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反映资产的未分配成本余额;(5)强调收益决定,将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量造成困难,如难以解释

8、递延税项的分配等。3、收益的两种观念(1)当期经营观(2)总括收益观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非常项目和前期更正调整。4、收益确认的两种方法(1)收入/费用法(观)收入/费用法(也称为收益表法、交易法)是将已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