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报送科室全科医学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请科室内传阅报送科室:全科医学科图书馆推荐最新文献信息(2017年6月15日共24篇)1.缺血后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肾损害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后心肾损伤的作用.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临床注册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行PPCI的STEMI患者2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TEMI患者分为处理组(123例)和对照组(128例).处理组先行I
2、PC(在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1min内,使用球囊导管低压力充气-放气3次),然后行介入治疗;对照组直接行PPCI.分析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率、心肌坏死标志物峰值、对比剂急性肾功能损害和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再次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因心力衰竭而再次住院、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和死亡)发生率.结果处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61.2±12.6)岁和(64.2±12.1)岁(P=0.768).处理组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2.28%(52/123)比57.03%(73/128),P=0
3、.023].处理组术后即刻心电图ST回落率高于对照组[77.24%(95/123)比64.84%(83/128),P=0.037].处理组术后心肌坏死标志物峰值均低于对照组[肌酸激酶:1257(682,2202)U/L比1737(794,2816)U/L,P=0.029;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23(75,218)U/L比165(95,288)U/L,P=0.010].处理组术后对比剂急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69%(7/123)比14.06%(18/128),P=0.034].处理组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
4、32%(9/123)比15.63%(20/128),P=0.040].结论STEMI患者在PPCI术中采用IPC技术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术后对比剂肾病和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心脏和肾脏均有保护作用.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为ChiCTR-ICR-15006590.作者:王赟赟 [1]作者单位: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 [1]期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45卷4期 277-28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关键词:心肌
5、梗死缺血后处理对比剂肾病2.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碎裂QRS波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与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连续纳入的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单支冠状动脉CTO病变患者238例.按照Rentrop分级法评估CCC,将患者分为CCC不良组(0和1级,58例)和CCC良好组(2和3级,180例).碎裂QRS波定义为至少两个连续导联的QRS波存在≥2个R波或R波的波顶或S波
6、的波谷出现顿挫波.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CC与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关系.结果CCC不良组与CCC良好组的年龄[(65.2±8.9)岁比(60.3±10.1)岁,P=0.03]、空腹血糖水平[(7.22±3.00)mmol/L比(6.31±1.83)mmol/L,P=0.04]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5.2±11.4)%比(51.2±13.5)%,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C分级为0级的患者为0例,CCC1、2和3级患者心电图存在碎裂QRS波的比例分别为69.0%(40/58)、48.6%(35/72)和19.4%(21/108)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C不良组患者心电图存在碎裂QRS波的比例高于CCC良好组[69.0%(40/58)比31.1%(56/180),P<0.01],碎裂QRS波导联数也多于CCC良好组[3(0,4)个比0(0,3)个,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冠状动脉CTO患者CCC形成不良与心电图碎裂QRS波独立相关(OR=3.659,95%CI1.619~8.217,P<0.01).结论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冠状动脉CTO患者的CCC形成不良与心电图碎裂QRS波独立相关.作者:顾行军 [1]单守杰
8、 [2]作者单位: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1]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