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

ID:21693406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_第1页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_第2页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_第3页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_第4页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  内容:我国区域格局的划分目前形成了四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差异,通过分析,试图揭示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从政策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区域投入产出比  文化产业的区域比较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对城市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等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并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文化产业相对传

2、统产业的优势,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积极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持。在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已逐步替代传统的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见表1)。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增加,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2.43%增加到2011年的2.85%。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2008年为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3%,中部地区为1.63%,西部地区为1.34%,东北地区为1.38%。  (二)各区域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较  衡量

3、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单纯分析其占GDP的比重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它只重视了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及内涵的价值。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存在这样的误区,单纯的靠投入数量的增加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和投资效益的低下。因此分析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2007年至2009年国内各地区文化产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数据及各地区文化产业总产出数据的整理,我们得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如图1所示。  本表基于2006年至2011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来,由于各年度统计年鉴统计指标不一致,我们能够拿来

4、做对比的只有2007年至2009年的数据。另外,由于某些年度统计数据的缺失,造成个别地区个别年份计算比例(如东北地区2007年)的不合理性。忽略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仍然可以从此表中看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趋势:东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比较稳定,且始终保持较高的比例;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  (三)政府资金支持的区域比较  在我国,由于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政府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央财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012年5月,财政部最新

5、修订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进一步加强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近几年来,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在35%-45%之间。虽然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力度很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见图2)。  (四)人均文化事业费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增加,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已由2000年的4.99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且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呈现向基层、农村

6、倾斜的趋势,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对2005年至2011年全国四大区域人均文化事业费平均值进行考察,仍然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区域差异。各年度人均文化事业费中,东部地区居首,其次是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最低(见图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总体来说,各方面指标东部地区都优于其他地区。  原因分析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  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便利的交通使其具有对外贸易和跨国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由于其文化资源丰富,经济、教育和科技基础较好,且信

7、息传递速度和管理水平较高使其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另外,国内各项政策基本上都采取由沿海向内地展开的梯度推进方法,在税收、财政、投融资等政策上对东部实行倾斜。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我国三大服务业枢纽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与法制环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传承。相比之下,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由于地理因素使得其产业基础薄弱,信息资源匾乏,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品的同质化不符合错位竞争的原则  豪特林(Hotelling,1929)提出了产品差异化的模型来解释厂商的选址和定价问题。他认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

8、,其市场竞争力越强。在文化产业竞争中,产品的差异化更是竞争取胜的关键。按照企业竞争理论,企业目标市场竞争战略有两种方式:正位竞争和错位竞争。应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禀赋的差异,各区域应该错开各自的锋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